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匠艺生辉,街巷添味——校、社协同共绘市井烟火长卷

发布时间:2025-01-13 阅读: 一键复制网址

  2025年1月11日,西南大学教育学部“育见・绵阳”研究生寒假社会实践团队联合绵阳市安州区青年志愿者协会、花荄镇文星社区居委会共同开展了面向文星社区及周边社区的“工匠集市”预调研。“工匠集市”计划将以辖区居民的需求为出发点,探索“公益+低偿”的社区服务新模式。

  当日调研过程中,队员们探访到3位“老师傅”。他们凭借着娴熟的手艺,修出了花荄镇的精神风貌和鲜活味道。

“我是军属”

  “秀方专业平头理发”位于金鸿路西段。老板刘秀方从事理发行业已有26年,周边的很多居民都是她的老顾客。只需二十来分钟,秀方就能剃好一个清爽的男士头。被问及是否愿意参与社区的公益活动时,秀方自豪地说“我是军属,我很愿意去做这些公益的,等过几年退休了我打算免费去帮社区的老年人理发”。家中从军的是刘秀方的女儿,大学时在刘秀方的支持下毅然入伍。随着女儿的入伍,秀方的肩上仿佛也落下了更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谈及服务费用,她摆摆手说:“公益活动嘛针对老年人,费用这些我都不在乎的。”

“最大的收获是我的爱人”

  “头发乱了”是这家理发店的名字。然而比店名更吸引队员们的是店中传来的阵阵吉他声。陈小军是这家店的老板,很难想象,潮范十足的他竟已是两个孩子的父亲。陈老板的店里只有一个店员——老板娘,两人共同经营着这家“夫妻店”。陈小军感兴趣的事物有很多,比如弹吉他,比如骑摩托车,比如理发。他对理发从当初的兴趣到如今的坚守,已然二十余载。对于理发这么多年的收获,他是这样回答的:“最大的收获就是通过理发认识了我的爱人,她是我师妹。”尽管只有二人经营的小店难得空闲,他们却依然十分愿意在店休日参与社区的公益服务。理发让他们相识于梳剪之间,也让爱在发间传递绵延。

“我女儿可以去”

  刘启明的修锁铺子开在路口的转角处。出太阳的时候,阳光可以铺满整个铺面。三十一年间,刘师傅的修锁手艺一共传给了4位徒弟,其中最得意的弟子要数女儿女婿。继承了父亲的好手艺,女儿也在镇上开了一家锁铺分店。谈到从业多年遇到的阻碍,刘师傅坦言:“最主要是我们文化程度不高,要慢慢摸索学习,才能把这些高科技弄明白 。”他说现在愿意干这行的年轻人还是挺多的,他们对电子锁这些高科技上手更快。早在疫情期间,刘师傅就曾为社区提供过公益开锁服务。当志愿者们询问其参与公益市场的意愿时,他爽快回应:“我可能走不开,但我女儿可以去!” 人心都是肉长的,助人为乐好事,国家都在扶持帮助这些老年人、贫困户,我们也该尽点心,刘启明一边配钥匙一边与队员们分享自己的想法。

  这些“老师傅”们,用他们的双手与热忱,绘就了一幅温暖而质朴的人文画卷。他们的身上,不仅有多年从业的精湛技艺与行业坚守,更闪耀着一颗热忱滚烫、甘愿投身社区服务的奉献之心。此次“工匠集市”的预调研,如同一颗火种,点燃了社区公益服务的热情。相信在未来,那推剪起落间的烟火气息、打磨钥匙时的专注身影,都将成为花荄镇独有的温馨符号。

(通讯员 付涵月)

作者:付涵月 来源:多彩大学生网
扫一扫 分享悦读
  • 市井巷陌,履见匠心
  • 市井巷陌,履见匠心
  •  2025年1月11日,西南大学教育学部“育见·绵阳”研究生寒假社会实践团队来到四川省绵阳市花荄镇,与绵阳市安州区青年志愿者协会、花
  • 01-13
  • 匠艺生辉,街巷添味——校、社协同共绘市井烟火长卷
  • 江苏科技大学自动化学院“自信”社区开展“循先辈足迹,传不朽精神”寒假社会实践活动
  • 江苏科技大学自动化学院“自信”社区开展“分类先锋,假期环保行”寒假社会实践活动
  • “自信”社区“电气之光”实践团开展“电气赋能船舶,创新驱动就业”寒假社会实践活动
  • 安财大师生走进徽商银行蚌埠分行:探寻金融创新与人才培养之路
  • 机电工程学院红色精神实践队前往青岛一战遗址博物馆开展实践活动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