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
,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网站首页
社会实践
新闻中心
大学生活
学习范文
校园文学
精彩视频
搜索
多彩大学生网
>
社会实践
>
社会实践活动
浙美青传 | 齐心共绘“丽水山居图”,用心谱写绿水青山与古韵新生的乡村诗章
发布时间:
2024-09-09
阅读:
一键复制网址
浙美青传 | 齐心共绘“丽水山居图”,用心谱写绿水青山与古韵新生的乡村诗章
2024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关键之年,是“建设美丽浙江,创造美好生活”实践十周年。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是新时代新征程上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行的总动员、总部署,对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为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践行“两山理论”发展理念,聚焦优化完善实现永续发展的城乡区域空间布局,探究丽水市“一带三区”发展规划下各区划立足当地自然、产业特色高质量绿色发展经验,2024年7月17日,浙江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浙美青传实践队丽水分队出发前往丽水实地调研。
遂松聚落发展区块作为“三区”中的重要一环,以建设全国乡村振兴样板区为发展目标,是丽水市坚定不移走创新实践“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发展道路,创新运用跨山统筹“金钥匙”实现高质量绿色发展的最好写照。
一、千年矿山谱新篇,三金蝶变镌辉煌
遂昌金矿国家矿山公园,这个享有“江南第一矿”美誉的古老矿区,有着悠久的采矿历史和先进的黄金冶炼技术。然而在这千年的开采过程中也曾产生大量环境污染问题,但现如今则被誉为“绿洲中的黄金世界”。在深入调研中,实践队员也收获了三枚遂昌金矿的蝶变之金。
01 第一金 绿水青山焕新貌,生态矿山展新颜
通过采访遂昌金矿国家矿山公园副总经理徐建宏先生,实践队员了解到遂昌金矿积极承担起国企的社会责任,全力解决开采矿山所遗留下来的环境问题。首先是治理修复了200余亩耕地,保护了1万余亩省级公益林;第二是通过电石渣覆盖、酸性污水中和处理、清污分流等措施,有效治理了矿业废水;第三是生态恢复,使矿区绿化率达99%,水域生态恢复,出现了“水中大熊猫”桃花水母。在徐经理的带领下,实践队员参观了截流沟、地下矿区治理的充填站以及生态恢复展览馆,切实感受到了遂昌金矿在环境整治里下的大功夫。
02第二金 金山银山添锦绣,古矿新园迎宾客
在徐总的介绍下,实践队员了解到遂昌金矿积极推动矿区的转型升级,打造了独具特色的黄金矿山主题公园。首先,将废弃的厂房、生产车间、矿井等改造成了游客接待中心、黄金博物馆等景点;第二,将历史文化与现代旅游结合,开发如淘金大赛等特色旅游项目,成为集矿业文化和人文景观于一体的旅游胜地。接着,实践队员接着走入矿山公园景区,参观了唐、明代矿洞、黄金博物馆以及矿业遗迹展示区,感受到深厚的黄金文化,切身体验了遂昌金矿在旅游开发方面的卓越成果。
03第三金 乡村振兴谋富裕,产业繁荣助发展
在实地走访和调研中,实践队员还了解到遂昌金矿在促进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乡村振兴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矿山公园辐射带动周边旅游产业,促进了农副产品的种植和销售,提高了周边居民的收入水平;金矿招聘了大量矿山分流人员和农村富余劳动力,带动了就业,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新路径、新思路。
二、古韵焕新姿,赓续传统创新谱新篇,振兴有道
7月19日,实践队来到松阳县杨家堂村和陈家铺村探寻乡村振兴的密码。松阳县三都乡的杨家堂村是典型的阶梯式古村落,沿山坡而建的古建筑鳞次栉比,黄土墙与青瓦房相交融,在太阳下金光熠熠,被称为“金色布达拉宫”。然而就在短短10年之前,这里曾是“空心村”,四处是破败的老屋、颓坍的道路。
01杨家堂村 修旧如旧,金色布达拉宫的复兴之路古韵新颜,风貌重塑的乡村瑰宝
实践队员通过采访村里的老书记宋爷爷,了解到杨家堂村自2014年,开始实施省级美丽宜居项目和国家级传统村落保护项目和“拯救老屋行动”等,全面推进村落整体风貌修复和老屋修缮,依托本村特色发展特色农旅助力复兴,如今已是乡村振兴的样板。以“修旧如旧”的思路,保留传统生活场景和原生态风貌,这吸引了众多游客和投资者,不少人前来投资开起咖啡店、民宿、文创馆,每年可为村集体经济增收10余万元,盘活了老村经济,而旅游业也带动了农副产品销售,实现了农民增收。同时,杨家堂村的修复工程注重与自然环境的协调,最大程度保留了传统的风貌与生活场景,成为文化与生态有机融合的典范。
随后实践队员深入乡村,向当地村民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到村民对老屋拯救行动所带来的村庄的改变感到非常满意。此外,实践队员也采访了前来投资的店主,询问他们选择前来的原因以及对乡村发展前景的看法。
02陈家铺村 文化浸润,悬崖秘境的创新绽放;书香山水,文旅融合的繁荣新篇
19日下午,实践队员来到建在悬崖上的“江南秘境”——松阳县四都乡的陈家铺村。在村网格员的带领下,实践队员参观了先锋书店、归有光文创中心、特色民宿及陈家铺村的特色店铺等。在参观的过程中,实践队员了解到陈家铺村实现了由“下山扶贫”到“上山致富”的成功转身,依托本村特色创新文化与旅游融合,实现多元化发展与产业链建设。
陈家铺村围绕“研学”、“疗养”、“娱乐”、“艺术”、“网红IP”等元素,打造先锋书店和飞鸟集等文化地标及民宿产业链,成功将自然风光与文化、书籍融为一体,吸引了多家文创品牌入驻,成为独特的文化空间。村庄还引入各类新业态,如艺术馆、农产品展销馆,营造了具有浓厚文化氛围的乡村新空间,促进了乡村经济的多元发展和居民收入的稳步增长。
陈家铺村的焕活也带动了更多的年轻人重返家乡创业,以另一种身份重新将生机与活力注入这个日益繁荣的乡村。
实践队员有幸参观了“春晓”民宿并与返乡创业的民宿老板鲍培钧先生进行了访谈。鲍先生说道:“我们这些出去的年轻人回来一方面是拥有家乡情怀,想为家乡做点贡献,更多的则是有了政府提供的乡村振兴平台,让我们看见了乡村的前景与创业的潜力。”由此可见,如今陈家铺村能有这样“回流”的热潮,与松阳县传统村落修复的努力与立足特色农旅的理念密不可分。
三、总结
在浙江这片绿水青山的沃土上,丽水市紧扣“两山理论”,厚植生态环境优势,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奋力开辟“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新通道,为全国高质量绿色发展提供示范。在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乡村振兴的足迹越来越清晰,绿色发展与文化复兴的交织使丽水的山水画卷愈加绚丽。未来,我们期待这幅美丽画卷更加丰盈绚烂,为建设美丽浙江、创造美好生活谱写新的华章,在美丽中国这幅巨作中留下一抹最美“浙江绿”,为中国新奇迹书写绿色化发展样本。
撰 稿 | 洪颂赞
摄影 | 刘彦彤 周小茜 刘玉娇
作者:
浙江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团学实践队一队
来源:
原创
扫一扫 分享悦读
浙美青传 | 齐心共绘“丽水山居图”,用心谱写绿水青山与古韵新生的乡村诗章
浙江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团学实践队一队同学在2024年,暨“建设美丽浙江,创造美好生活”实践十周年对浙江省丽水市地区进行了围绕“一带
09-09
走进巴南木洞,共赴山歌之旅
09-09
“携爱同行,志愿服务”——大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安泰村垃圾分类宣教行动
无
09-09
南泰学子三下乡:青春健康成长,你我携手同行
为了加强青少年青春健康教育,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寸心寄华夏·感夏漾星光”团队于7月20日至25日走进宿迁市沭河社区,成功开展了“
09-09
红色记忆传承——纪念馆之行与烈士家属访谈
七月十六日早,红色寻访队组织参观了位于杭州市上城区万松岭路的浙江革命烈士纪念馆。
09-08
探秘木洞乡情馆 共赏山歌韵悠扬
09-08
穿越巴南古韵,探寻文化瑰宝
09-08
红手印启航,童心创未来
8月2日,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小岗精神永流传”暑期社会实践团队踏入了充满艺术氛围的智多星艺术培训中心,以“十八个红手印”这
09-08
投稿流程
|
投稿须知
|
常见问题
|
积分充值
|
多彩大学生网
©版权所有 客服QQ:471708534
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