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2024年7月29日至8月2日,安徽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杏林新生代”志愿服务队来到安徽省滁州市凤阳小岗村,开展为期五天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一、追寻改革足迹,延续小岗精神 怀着敬畏之心,志愿服务队走进“当年农家”旧址,在讲解员的带领下,认真观看《守不住粮仓》、《等你回来》等历史情景剧,了解“十八枚红手印”背后的故事。在这里,“十八枚红手印”见证了先辈们敢为人先、勇于创新的小岗精神。曾经粮食匮乏,如今人人可吃饱饭,这背后是无数人的奋斗。团队成员们深刻感悟到,正是前辈们的勇敢探索,才有了今日的幸福,大家纷纷表示会努力传承这份精神,砥砺前行,为更美好的明天而努力拼搏。
随后,队员们来到沈浩同志先进事迹陈列馆,跟随讲解员的脚步,参观回顾沈浩同志艰苦奋斗的一生和为小岗村发展立下的丰功伟绩。陈列馆中,“从不上锁的铁门”背后,是一位从人民中来、到人民中去的模范书记的真心。沈浩同志扎根基层、无私奉献的伟大精神,深深触动着队员们的心灵。参观结束后,队员们整齐地站在纪念馆前,重温入党誓词,声音洪亮而坚定,誓言在空中久久回荡。
二、躬行助农基层,探寻实践真知 “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清晨,志愿服务队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深入田间,开始劳动体验。团队队员手持劳动工具,分工明确,配合默契,运用科学的方法为农田除草,深刻体会到农民耕作的艰辛和粮食的来之不易。炎炎烈日丝毫挡不住队员们的热情,汗流浃背仍干劲十足。小岗村丰富的精神文化内涵给与了队员们无穷的力量。
三、探访特色产业,谋求创新之路 “产业振兴是乡村全面振兴的基础和关键。”志愿服务队深入小岗村,聚焦现代特色产业,探寻其发展变化。队员们先后探访了垚鑫甲鱼、盼盼食品、匠心葡萄园、七星农场等地。在七星农场观看稻田画,感受科技与农业结合的独特魅力。在飞行训练基地,体验现代科技为乡村带来的新机遇。众多特色产业在小岗村蓬勃发展,企业引入先进技术,对产品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提供大量就业岗位,吸引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小岗经济繁荣发展,充满生机,乡村振兴之路越走越远。队员们表示要苦练本领,以实际行动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绘就乡村振兴的美丽画卷贡献青春力量。
四、实地走访调研,聆听改革故事 志愿服务队来到凤阳小岗村及周边展开调研。与村民、游客、企业员工深入交流,发放调查问卷,调研内容涵盖农文旅融合背景下小岗村的发展与变化、小岗村农文旅融合项目的满意度及建议等。从中发现无论是长期生活于此的村民,还是前来观光游览的游客,亦或是企业员工,均对小岗村的农文旅融合项目有很高的评价。团队成员还非常荣幸地与滁州市小岗村旅游投资管理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杨永强、“大包干”带头人其中两位严金昌、关友江进行了对话。当谈及未来发展重点时,严金昌爷爷说:“小岗村一直秉承着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大包干”精神,未来会将这种精神更深地融入到农文旅融合项目中,让农文旅融合项目更快更好地驱动小岗村经济发展,争取在未来让大家看到小岗村更大的变化。”通过调研,队员们深刻体会到小岗村作为改革先锋,其农文旅融合发展不仅关乎当地经济,更是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
通过此次“三下乡”活动,“杏林新生代”志愿服务队对小岗村的精神内涵和乡村振兴有了更加深刻全面的认识。志愿服务队将结合专业特色,对调研资料进行整理分析总结,为小岗村农文旅融合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未来,志愿服务队将持续开展实践活动,用行动诠释责任,为乡村振兴注入活力,推动健康乡村建设,将所学知识与乡村实际相结合,为乡村振兴贡献青春力量。(杨百慧/文杨百慧、孔雨洁、陈欢、左敏/图王红松/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