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兰州理工大学文化探索:西和乞巧,一场跨越千年的文化对话

发布时间:2024-08-11 关注: 一键复制网址
  在这个充满诗意的季节,于2024年8月3日,兰州理工大学“巧丝妙织”:西和乞巧文化调研与传承实践队,踏上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文化之旅,深入探访了西和乞巧的神秘世界。此次实践,不仅是一次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致敬,更是对文化传承与创新交融的一次生动诠释,让古老的传统在新时代的脉络中焕发出勃勃生机。
  乞巧节:七天八夜的浪漫祈愿
  2024年8月4日,在西和县乞巧文化苑,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张月兰老师,以其温婉的声音,引领我们走进了乞巧节的神秘世界。从六月三十日晚的启幕,至七月初七晚的落幕,七天八夜的祈愿之旅,整个活动分为坐巧,迎巧,祭巧,拜巧,娱巧,卜巧,送巧,七个环节。每一环节都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与历史的厚重。张月兰老师讲述,从选址、筹资、练歌,到造巧,每一项准备都倾注了匠人的心血与智慧,而活动中的手革半搭桥、跳麻姐姐、相互拜巧等,更是展现了乞巧节的多彩风貌与仪式感。她寄语青年,将乞巧文化视为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鼓励大家在学习与工作之余,沉浸于这份文化的洗礼,让心灵得以滋养,智慧得以启迪。
  西和麻纸:历史的见证者
  2024年8月5号,实践队一行人来到了西和县孔家大院,现场了解了西和麻纸的制造过程。
  西和麻纸,这一承载着千年历史印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源自西汉时期,以黄麻、布头、破履等为原料,以其独特的强韧与纤维质感,在文明的长河中熠熠生辉。而今,在尹芳东老师等人的引领下,这门古老的技艺正焕发着新的生命力。
  尹芳东老师,西和麻纸第四代传人,在西和乞巧文化苑,尹芳东老师与他的团队现场展示了麻纸工艺品的制作过程,将传统与现代巧妙融合让在场的每一位参与者都感受到了麻纸背后的文化魅力。
  剪纸艺术:与世界共享的文化瑰宝
  与乞巧文化同根同源的西和剪纸,同样拥有着深远的历史与深厚的文化底蕴。卢海燕老师,这位中国乞巧文化之乡的剪纸传承人,以四十余年的艺术生涯,将剪纸艺术推向了世界舞台。她受邀参加多国非物质文化交流,以劳动场景、鹊桥相会、敦煌飞天等主题的剪纸作品,展现了线条的优雅与内容的丰富,传递出欢乐与幸福的情感,让世界见证了中国剪纸艺术的独特魅力。
  文化的力量与未来的展望
  西和的乞巧文化,犹如一颗穿越千年的明珠,照亮了文化传承的道路。兰州理工大学与西和乞巧、麻纸、剪纸的相遇,不仅是一次文化的碰撞,更是一次心灵的对话。我们期待,在未来的日子里,西和的乞巧、剪纸、麻纸能够在新时代的舞台上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成为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文化桥梁,让这份古老的文化遗产在世界的每个角落,都能被听见、被看见、被感受,共同见证文化的不朽与传承的力量。
  在历史的长河中,西和的乞巧、剪纸与麻纸,不仅记录了文化的变迁,更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让我们携手,共同守护这份宝贵的文化遗产,让其在新时代的光芒下,绽放出更加璀璨的光彩。
作者:崔荞荞 来源:兰州理工大学
扫一扫 分享悦读
  • 兰州理工大学文化探索:西和乞巧,一场跨越千年的文化对话
  •  乡村振兴,体育先行——广西师范大学“壮乡振兴体育实践团队”开展社会实践调研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