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蒙精神,代代相传。这里的根据地——沂蒙山革命根据地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和意义。它是山东省委前身、苏鲁豫皖边区省委所在地,中共中央山东分局旧址、大众日报创刊地、八路军山东纵队旧址、孟良崮战役陈毅指挥所旧址等都位于此。
2024年7月6日,中国海洋大学红色沂蒙传承队到达沂水县沂蒙山革命根据地景区。穿越战火纷飞的艰苦时代,探访先辈的红色精神。
1.筚路蓝缕创伟业 踏上这片曾是革命根据地的圣地,队员们被眼前巨大的刻字震撼,上边刻着毛主席刚劲有力的大字:派兵去山东。一笔一划中,蕴含着共产党人坚定的信念和必胜的决心。
队员们深知,只有深刻理解在根据地上发生过的历史,才能更好地传承革命精神。
带着这种认识,队员们参观了一个个展馆。
展馆分部分介绍了中国共产党在此地的发展史,参观后,队员们了解到全面抗战爆发后,山东党组织坚决贯彻执行中共中央创建山东抗日根据地的指示精神,毅然担负起领导山东人民抗战的重任,充分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在此地,共产党人英勇抗日,作出重要贡献。
2.碑前默哀祭英灵 抗日战士,是以血肉之躯捍卫祖国河山的壮士。这一点,队员们在看到烈士墓碑林时有了实感。小小的墓碑,背后是烈士们波澜壮阔的一生。放眼望去,多是无名英雄的墓碑。他们义无反顾地把热血洒在这片土地上,这是多么令人感动。
队员们明白,既要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也要传承好红色精神,告慰先辈!
3.传承沂蒙红色文化 在这片根据地上诞生的沂蒙红色文化,蕴含着丰富的精神内涵。
它是爱党爱军、无私奉献的生动体现,是水乳交融、生死与共的军民鱼水情的真实写照。这种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沂蒙人民在建设家园、推动发展的道路上勇往直前,也感染着无数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队员们一致认为,应依托红色旅游、学生研学等方式提高当地的知名度,让更多人参与到沂蒙精神的传承中。
同时,我们还应当将沂蒙红色文化与现代社会发展相结合,推动红色文化的创新发展。通过发展红色旅游、创作红色文艺作品等形式,让沂蒙红色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活力和魅力。
让我们携手共进,传承沂蒙红色文化,弘扬革命精神,汲取奋进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