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张睿 王青青)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近日,重庆外语外事学院“共谱‘农’韵,青春助‘巴’”乡村振兴促进团赴巴南区丰盛镇,开展以传承非遗、爱国教育、党史学习、多彩课堂等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实践活动。
(图为实践团成员与群众打莲萧 通讯员 徐嘉坤 供图)
一堂田坝头的爱国思政课 本次暑期三下乡活动中,实践团成员们为小朋友们带来一场特别的爱国主义教育思政课。他们将思政课开设在国旗下,以“爱国使者我先行”为主题,在丰盛镇小学展开了一场升旗仪式。实践团成员为小朋友们带上了红领巾,教他们唱国歌、敬少先队队礼。通过此次升旗,小朋友们知道了升旗的意义和佩戴红领巾的重要性。

(图为实践团成员出旗 通讯员 徐嘉坤 供图)
升旗仪式结束,实践团成员带领小朋友们走出校门,走近田间,感受不一样的课堂。小朋友们坐在田坝边,聚精会神地聆听老党员讲述过往的红色故事,以及对现在青年的嘱托与期望。实践团成员带动小朋友们积极参与课堂互动,踊跃分享自己敬仰的革命英雄及其英勇事迹,并在田间唱起了革命红歌《长征》。

(图为实践团成员与孩子们唱红歌 通讯员 徐嘉坤 供图)
一堂邻里间的党史文化课 为弘扬党的优良传统和光辉历史,加强青年党员的理想信念教育,增强社区居民对党史的了解与认同,促进邻里关系的和谐发展,实践团举办了一堂别开生面的党史文化课。在阳光明媚的夏日里,桥上村的田间地头,老党员带领实践团面向党旗,举起右手,重温入党誓词。

(图为实践团与老党员重温入党誓词 通讯员 徐嘉坤 供图)
随后实践团走访老党员家中,聆听他们的亲身经历和宝贵感悟,他们为成员们讲述了在党的奋斗历程,以及自己与党的深厚情感;并嘱托青年要好好学习、报效祖国、对党忠诚、为人民服务。

(图为实践团成员与优秀老党员 通讯员 徐嘉坤 供图)
此次党史文化课的开设,不仅增强了居民们对党史的认同感,也增进了邻里之间的交流。从老党员话语中透露出的坚定信念和积极向上的态度,深深感染了在座的每一个人。实践团成员表示将继续学习党的优良传统、传承党的光辉历史,在新时代继续谱写社区发展的新篇章。
一堂古镇里的国际语言课 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精神之基,为丰富乡村教育的多样性,给乡村儿童的暑期生活带来不一样的体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实践团成员开展了一场以“我爱你中国”为主题的多国语实践课堂。

(图为“我爱你中国”语言课堂 通讯员 徐嘉坤 供图)
通过此次独具特色的语言课堂,帮助乡村儿童扩宽视野、认识世界,了解不同国家的风俗习惯和文化背景,这不仅激发了他们对世界的好奇,更提升了学习的兴趣,也展现出他们浓浓的爱国情。
一堂大院中的非遗传承课
为深入体验丰盛古镇特色文化,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力度,实践团成员走进非遗传承人队伍中,与当地村民学习非遗舞蹈莲萧。于是,一场丰富多彩的“非遗传承课”在丰盛古镇历史文化展览中心拉开序幕。

(图为实践团成员与村民共舞莲萧 通讯员 郑冉 供图)
本次“非遗传承课”的学习,不仅让实践团成员们亲身体验到了非遗莲萧舞的独特魅力,更让他们深入了解了其背后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传承。实践团成员们将继续致力做好非遗文化的推广工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发扬贡献力量。
奋斗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行动是青年最有效的磨砺。此次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让成员们走出校园、深入基层,彰显责任担当,用实际行动传递温暖与关爱。他们将继续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用行动回应时代呼唤,发扬爱国热情,积极为社会、人民服务,努力担负新时代青年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