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0日,贵州师范学院商学院“商履致远”夏乡之队携手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工商管理学院“E路黔行”实践队奔赴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雷山县水寨村,联合开展了为期三天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以青春力量助力乡村振兴,共绘发展新蓝图。
水寨村,这个以种植业和养殖业为主要经济来源的村庄,正积极探索民宿业发展,以期促进当地经济增长和乡村产业的全面振兴。
当日,两院师生抵达水寨村,受到了苗族传统的“拦门酒”热烈欢迎,体验了浓郁的民族文化氛围,并在党群服务中心与当地公益基金负责人许小灵及村委干部们进行了深入交流。会议以“少数民族乡村振兴实践”为主题,涵盖水寨村介绍、苗族特色文化介绍、产业帮扶情况以及人才培养模式。会上强调,希望青年学子能够发挥各自优势,为水寨村的宣传与发展做出贡献,为少数民族的文化传承与国家的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午后,两院师生在李雪艳等村委干部引领下,深入了解了水寨村“活路头”(苗族村寨中负责领导农业生产活动的关键人物)的历史渊源,并参观保护区,体会到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和谐共存。
与水寨村活路头访谈。两院实践队 供图
7月21日,两院师生深入体验水寨村的当地文化与生活,内容涵盖少数民族的芦笙、苗歌表演与访谈、非物质文化遗产蜡染的学习与制作、稻田鱼的起源与捕捉体验,深刻领略了水寨村的自然风光与民族文化。
芦笙表演。两院实践队 供图

蜡染培训。两院实践队 供图
7月22日,这支由17位师生组成的实践队,携带着精心挑选的儿童绘本,来到了水寨村党群服务中心的广场。在这里,他们与当地数名活泼可爱的小朋友们共同开展了“推普下乡声声慢,青春筑梦步步前”的推广普通话活动。最后,所有参与的师生和小朋友们一起拍摄了合影,留下了这段美好时光的纪念。这次活动不仅为小朋友们带来了欢乐和知识,也让他们感受到了来自实践队师生的关爱和温暖。
推广普通话活动合照。两院实践队 供图
在紧凑的三天水寨村行程里,年轻学子们响应当地民宿业主的需求,携手完成了民宿文化墙的创意绘制,为民宿增添了独特的文化氛围。
民宿墙绘。两院实践队 供图
此外,两院实践队还积累了丰富的图片和视频素材,并计划在后期根据水寨村的实际需求,输出民宿体验改善报告,并为其量身定制宣传视频——舌尖上的水寨,以实际行动支持乡村发展与振兴。
随着三天的水寨村调研圆满结束,贵州师范学院商学院与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工商管理学院的实践队员们深入体验了苗族文化,真正接触和了解了当地村民对家乡的未来规划和展望。此次调研让年轻学子们深刻体会到乡村振兴的挑战与机遇,同时对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产生了深切的关注,坚定了他们为促进乡村全面进步和文化繁荣贡献力量的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