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革命博物馆的红色精神传承 2024年7月13日,来自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电子信息学院的武汉红色革命追忆实践团队在武汉革命博物馆展开调研活动。
武汉市革命博物馆位于武昌红巷13号,由武昌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纪念馆、毛泽东旧居纪念馆、中共五大纪念馆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建设历史陈列馆所合并,于2000年11月正式成立。
为了弘扬革命精神、宣传爱国主义教育精神,实践团队将带大家一起参观武汉革命博物馆,主要和大家分享在武昌农民运动讲习所、中共五大纪念馆的行程,切实地了解武汉红色革命的历史,领略过去在武汉发生的故事。
武昌农民运动讲习所
1-讲习所总览
讲习所背景 武昌农民运动讲习所创办于1927年3月,正值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北伐军攻克武汉后,湘、鄂、赣三省的农民运动迅速发展,急需大量从事农民运动的人才。毛泽东等革命先驱倡议并主持了讲习所的创办工作,旨在培养一批能够深入农村、领导农民运动、解决农民问题的革命干部。讲习所不仅传授革命理论,还注重军事训练,为后来的农民自卫军和革命武装斗争培养了大量骨干力量。
2-讲习所大会堂
讲习所生活环境 讲习所旧址原为清末湖广总督张之洞创办的北路学堂,建筑风格古朴典雅,坐北朝南,有房屋四栋,建筑面积达5110平方米。自1958年开始筹建旧址纪念馆以来,经过多次修缮和保护,现已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馆内复原了常委办公室、总队部、大教室、大操场、学员寝室和膳堂等场景,让参观者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当年的革命氛围。
参观感悟 在参观武昌农民运动讲习所的过程中,我们深刻感受到了革命先烈们为了民族独立和人民幸福所付出的艰辛努力。讲习所不仅是一个培养革命干部的学校,更是一个传播革命思想、激发革命热情的熔炉。在这里,毛泽东、瞿秋白、李立三等一大批革命先驱亲自授课,为学员们讲授革命理论、分析农民问题、指导军事训练。他们的革命精神和崇高品德深深地感染了我们每一个人。
在实践学习的过程中,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农民运动在中国革命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农民是革命的主力军,只有广泛发动农民、依靠农民,才能取得革命的最终胜利。同时,我们也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仰和理想,决心在新时代的征程中继续传承和发扬革命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3-队员在参观
中共五大会址
4-中共五大会址
中共五大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一次重要会议,参加会议的代表超过80人,代表了全党5万多名党员。会议在党的历史上具有重要地位,不仅选举产生了中央监察委员会(中央纪委的前身),还提出了许多重要的理论和原则。
5-出席代表
中共五大的出席代表共有97人,他们代表着当时全党的57967名党员。这些代表来自全国各地,他们在会议上积极发言、讨论,为中国共产党的未来发展出谋划策。这次大会对于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也为后来的革命斗争指明了方向。
中共五大后的探索与奋斗 中共五大通过的决议案提出了指导中国革命的一些正确原则,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此外,大会还初步提出了健全党的领导体制和组织系统的一系列措施,这在党的组织建设上是一个重大的进步。
中共五大以后,面对前所未有的困难和危机,各级党组织积极应变,反击反革命势力进攻。汪精卫集团控制的武汉国民党中央同共产党公开决裂,国共两党合作发动的大革命全面失败。中国共产党人在黑暗中高举革命的旗帜,开始独立领导武装斗争,进行土地革命,逐步走上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
红色精神熏陶 我们在博物馆看到了许多老一辈无私奉献的革命家的照片,他们为了党和人民的事业不惜牺牲一切,让我深感敬佩和感慨。看到他们的英雄事迹,我们不禁感叹中国红色革命的艰辛与现在生活的来之不易。李先念、李四光、项英、陈潭秋等人都是武汉历史上有名的革命家,我们要以他们为榜样,学习他们 不忘革命初心, 坚定革命信念,勇立潮头,勇于担当,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奉献精神和牺牲精神,大力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
博物馆的创新 博物馆还设置了多媒体展示区,通过现代科技的运用,以生动的展示形式再现了历史场景。
6-参与知识问答
听导游关于中共五大的知识讲解 我们还参与了纪念馆内导游对中共五大关于时代背景、历史意义、以及在我党历史中决定性的普及讲解。
7-听导游讲解
感悟总结 历史是一面镜子,让我们认识过去,更好地塑造未来。这种激励人心的历史精神,应该被我们广泛传承和弘扬。我们要坚定信念,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努力。同时,我们要发扬艰苦奋斗、勇于拼搏的精神,为实现自己的梦想而奋斗。只有这样,才能不辜负我们党、我们国家、我们民族的期望,成为新时代的优秀青年。而这次参观武汉革命博物馆,无疑为我们打开了一扇了解历史的窗户。愿我们都能铭记历史,传承革命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电子信息学院武汉红色革命追忆队
图片|胡韶桐 喻宁波
文字|钟伟凯 胡韶桐
排版|胡韶桐
审核|段利强 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