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文旅融合赋能非国有博物馆可持续发展 ——“民藏振弘”实践团队赴威海裕红祥丝绸文化博物馆调研

    发布时间:2025-09-16 阅读:
    来源:张宸铭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博物馆是保护和传承人类文明的重要场所,是连接过去、现在、未来的桥梁。非国有博物馆作为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方面具有独特价值。为进一步探索文旅融合背景下非国有博物馆的可持续发展路径,7月15日,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马克思主义学院民藏振弘暑期实践团前往山东省威海市,对裕红详丝绸文化博物馆开展实地调研,通过参观、访谈、问卷等多种形式,深入了解该馆在文化传承、文旅融合、产业拓展等方面的创新实践。

  裕红详丝绸文化博物馆位于威海市环翠区,是一家以丝绸文化为主题的非国有博物馆。馆内设有“丝绸之源”“织造技艺”“丝绸与海洋”“红色丝绸”等多个主题展区,系统展示了中国丝绸特别是胶东地区丝绸的发展历程与文化内涵。该馆不仅致力于收藏、研究和展示丝绸文物,更积极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通过丝绸手工体验、研学课程、文化创意产品开发等方式,打造“博物馆+非遗+旅游”融合发展模式,有效激活了地方文化资源,带动了周边产业协同发展。

  调研过程中,团队成员细致观摩了馆内陈列的各类丝绸织造工具、历史文献与精美成品,并与博物馆负责人及非遗传承人进行了深入交流。负责人表示:“我们希望通过博物馆这个平台,让更多人了解丝绸背后的文化底蕴和工艺精神。尤其是面向青少年群体,我们开发了丰富的研学项目,让他们在动手体验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强文化自信。”据悉,该馆已与多家教育机构、旅行社和企业建立合作关系,逐步形成集展览、教育、旅游、文创于一体的综合运营体系,实现了文化价值与经济价值双赢。
  
  本次调研为民藏振弘团队提供了又一典型案例,进一步丰富了文旅融合赋能非国有博物馆发展的实践素材。下一步,团队将整理调研数据、制作影像资料、撰写研究报告,并通过新媒体平台广泛传播威海裕红详丝绸文化博物馆的故事,推动非国有博物馆的文化价值和社会功能得到更广泛的社会认同与支持。
社会实践活动推荐
    阅读
    扫一扫 分享悦读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