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推普传文脉,青春促振兴——华北电力大学“语韵寿州”实践团赋能寿县文旅发展

    发布时间:2025-09-04 阅读:
    来源:华北电力大学“语韵寿州”实践团
2025年8月1日至8月10日,华北电力大学“语韵寿州”实践团的10名成员,深入安徽寿县寿春镇、安丰塘镇、张管村等地,开展以“推普传文脉,助农兴寿州”为主题的暑期社会实践,通过普通话教学助力当地文旅发展,为这座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的乡村振兴注入青春活力。
 实践前期,团队对接寿县文化和旅游局,走访古城墙、八公山等景点及安丰塘。调研发现,寿县虽拥有寿州窑、淝水之战典故等丰富文化遗产,但乡村老人普通话普及率低,文旅讲解能力薄弱,寿州香草、八公山豆腐等特产也因“语言关”难以更好推广。基于此,团队依据《国家语言文字事业“十四五”发展规划》中“2025年全国普通话普及率达85%”的目标,量身定制“推普+文旅”解决方案,制作融合地域文化的《用普通话说寿县景点—古城墙篇》《特产与传说讲解手册》,将“寿州锣鼓”“正阳关抬阁”等非遗元素融入教学,让老人既能学发音,又能懂文化。
 实践期间,团队成员组织优秀学员开展实地景点讲解活动。在寿县春申广场,团队成员先进行了示范讲解,经过培训的张大爷正站在“四马驾辕”雕塑前,用略显生涩却清晰的普通话说着春申君的故事;


在普通话交流会中,队员示范讲解“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典故,指导老人用普通话描述石林景观;


在古城墙景区,经过培训的老人主动为游客讲解墙砖上的历史印记;在寿县报恩寺等景区老人团队成员分角色模拟游客和讲解员;优秀学员王大爷在安丰塘附近详细介绍了安丰塘的工程规模、功能作用以及历史文化价值。



实践团组织的“寿县故事普通话分享会”上,老人用普通话讲述寿州窑的传说、豆腐的由来等等。


此外,团队还开展直播培训,帮助果农掌握基础直播技能,助力特产销售。

此次实践成果显著,12名老人完成系统培训,其中60%能独立讲解1至2个景点,古老的寿县故事,正通过越来越流利的普通话焕发新生。同时,形成“老人+文化+旅游”的推广模式,获得了寿县文旅局的高度认可。老人们成为家乡文化“代言人”的旅程,已然开启。
 这场持续10天的实践,不仅让寿县老人从乡村文旅的“旁观者”变为“讲述者”,更让大学生们深刻体会到,语言是连接传统与现代、文化与经济的桥梁,说好普通话,能让寿县的故事传得更远。
社会实践活动推荐
    阅读
    扫一扫 分享悦读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