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普小队“遇”杨立三故居 | 中南大学“语润金井,言促振兴”实践队推普活动顺利开展
为继续深入调研乡村普通话推广与助力长沙县金井镇旅游业发展两者之间的关系,中南大学“语润金井,言促振兴”暑期推普实践团队于9月3日前往湖南省长沙市长沙县金井镇的杨立三故居,开展了后续的实践活动。
金井镇拥有着极其重要和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并与当地其余旅游资源相互配合与补充,加之其地理位置与长沙市中心毗邻,形成了当地具有一定潜力的旅游产业。
经过实践团在当地的考察调研,我们发现当地在发展旅游产业时仍具有不少的局限和不足,其中较为突出的一个方面便在于普通话与方言之间存在的语言沟通交流问题。若是能够将推普活动贯彻落实到位,团队预测能够帮助金井镇的旅游发展步入一个新的台阶。为深入调研,我们实践团队采访了杨立三故居景区的工作人员。
当问及来到杨立三故居参观的游客多为本地人还是外地人时,工作人员告诉我们一般以附近地区的研学队伍以及外地的游客居多,平日里的接待量并不算少。因此在景区的普通话使用频率一直处于一个比较高的水平,团队成员也察觉到了在金井镇尤其是一些旅游景区进行普通话推广有着很大的可能性和必要性。
随后,团队成员在景区内的一处场所展开了普通话的推广宣讲活动,成员以杨立三的“一个信封用四次”的廉洁故事为引,向来参观景区的游客以及工作人员展示讲好普通话对于景区宣传与发展的重要性、如何正确使用普通话以及本地人在使用普通话时常见的发音错误。
在结束宣讲后,团队成员又继续采访了在景区附近从事餐饮行业的个体户。在经过双方同意后,该餐饮店老板与员工用当地方言读出他在从事餐饮业时常常用的一些话语。
随后,团队成员运用专业知识对采集到的音频进行语音上的分析,总结出了当地居民在进行普通话发音时容易出现的一些问题:容易将“一个(gè)”发音为“一guò”、将“你(nǐ)们”发音成“lǐ们”、 将“安全( quán )”发音成“安qué”等。
对此,团队成员在充分调动已有专业知识的条件下,利用团队前期制作的普通话知识宣传卡和口袋书,为餐饮店的老板与员工耐心纠正了一些常见的读音问题,对方热情地表示感谢时,也告诉团队成员他们收益颇丰,并提出在金井镇推广普通话确实有利于他们日常接待游客与当地旅游业的发展,他们表示我们此次来金井镇推广普通话是十分有必要的。
在本篇文章的末尾,我们附上了与杨立三景区工作人员以及附近餐饮店老板与员工的访谈音频记录。其中有不少片段可以作为当地方言的见证,团队成员经过此次调研之后也意识到:在乡村推广普通话势在必行,但是金井镇位于湘赣边界,此处方言也具有自己独特的魅力和存在价值,值得深入研究与保护传承,我们在推广普通话的同时也要辩证合理地看待普通话与方言之间关系。
社会实践活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