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声为媒,舞台上初绽石油光芒
学期里,实践队依托石油魂·辅导员办公室,围绕石油精神编排朗诵节目,积极传播石油精神。
从教室排练到正式登台,在石油工程学院“青春风采,油此绽放”2024级团支部风采大赛、石油工程学院“青春不息,后会油期”2025届毕业晚会、第三届全国重点中学班主任论坛等舞台上,队员们以饱含深情的声音,以《永远的铁人》朗诵节目讲述石油人勘探的艰辛、开采的坚守。让台下观众透过字句,触摸石油精神的温度。让石油故事,先于实践调研,在声浪中播下传承的种子。
赛场逐光,石油精神再掀声浪
从舞台展演走向竞技赛场,实践队成员带着对石油精神的诠释,踏上比赛征途。在国家安全教育主题演讲比赛中,队员吴家龙以《能源战线下的青春誓言》为脉络,串联勘探故事与青春担当,从初赛的层层突围到决赛的精彩呈现,最终斩获演讲比赛一等奖;除此之外,队员们还积极参加了“五四薪火映初心,青春礼赞颂党恩”第四十届大学生文化艺术节朗诵比赛、“我们的价值观,我们的中国梦”山东高校大学生宣讲比赛,凭借对王进喜先辈“攻坚啃硬”片段的深情演绎,不断向着更高的目标攀登,努力让更多人听到新时代的石油声音。赛场聚光灯下,石油精神不再是书本里的字句,而是化作朗诵者的声线,让更多人看到石油文化传承的青春力量。
暑期寻根:中原文化宫追溯油田脉络
学期内的积累为实践打下坚实基础,暑期伊始,实践队首站奔赴中原文化宫,开启石油文化寻根之旅。踏入文化宫,队员们跟随讲解员的脚步,在陈列的老照片、钻机模型、油田开发史料前驻足。从展示“艰苦创业”历程的实物展区,到呈现“智慧转型”成果的科技展板,大家逐一探寻中原油田从勘探开发到创新发展的脉络——老钻机模型诉说着初代建设者的坚守,数据图表展现着油田技术的迭代升级。队员们边听边记、不时交流,将书本上抽象的“石油精神”,与中原油田的真实奋斗故事、文化积淀深度联结,为后续实践与宣讲收集到最鲜活的素材。
暑期寻根:孙建初故居里感悟精神传承
离开中原文化宫,实践队一行来到石油地质学家孙建初先生的故居,在承载着岁月印记的院落与陈列中,近距离触摸石油先辈的赤子之心。
故居内,泛黄的手稿、磨损的地质勘探工具、挂在墙上的旧照片静静陈列。队员们围站在展柜前,聆听讲解员讲述孙建初先生历时多年踏勘西北、发现玉门油田的艰辛历程——从骑着骆驼穿越戈壁荒漠,到在简陋条件下绘制地质图,先生“为祖国找石油”的执着信念透过实物与故事愈发清晰。
“原来课本里‘中国石油工业奠基人之一’的称号背后,是这样日复一日的坚守。”队员路依鸣感慨道。大家边听边用手机记录细节,不时交流对“严谨治学、为国担当”精神的理解,将先辈的奋斗足迹转化为传承石油文化的鲜活教材。
石油魂宣讲即刻开启:把实践故事变成石油文化“活教材”
新学期开始后,实践队成员将化身宣讲讲师,带着认识实习与暑期实践的鲜活素材,在校内开展石油精神主题宣讲,让更多同学读懂石油文化的时代意义。
“要把我们亲历的感动,变成能打动同学的宣讲内容。”宣讲成员赖铭轩表示。目前,宣讲PPT、互动话题已初步成型,后续将借助石油魂宣讲团这一平台,面向全校同学开展宣讲,让石油文化以更易接受的方式走进校园。
从舞台上的深情朗诵,到赛场上的逐光角逐,从暑期里的实地寻根,再到新学期宣讲前的精心筹备,“深钻传薪·厚土铸魂”石油魂实践队以“声”传情、以“行”践志,让石油精神从史料走向了青春实践,从先辈故事变成了可感可学的鲜活力量。
未来,随着校园宣讲的正式开启,这份承载着坚守与热爱的石油文化,还将在更多青年心中种下传承的种子。而实践队的脚步也不会停歇,他们将继续以青春为笔,在解码石油精神、传播石油文化的道路上,写下更多属于石油青年的传承篇章。
感悟:
张彦缇:
参与石油魂实践队,从学期内排练朗诵开始,我便与石油精神结下缘分。反复打磨台词,登上毕业晚会、班主任论坛等舞台,用声音讲述石油人勘探的艰辛,看着观众动容的神情,我懂得声音能让抽象精神有温度。后来赛场竞技,队友夺冠、我们演绎先辈故事,更让我坚定:要让石油声音被更多人听见,这是青春的责任。
吴家龙:
从舞台朗诵到赛场角逐,再到实地寻根、宣讲筹备,石油魂实践队的每一步都让我成长。起初我对石油精神仅停留在认知,如今它已成为我心中的力量。这段经历让我明白,青年传承石油文化,既要用创新形式传递精神,也要深入实地汲取力量。未来,我会继续以青春之力,为传播石油魂贡献自己的一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