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满洲省委旧址是东北地区抗日斗争的心脏和枢纽,在这里走出的人曾掀起抗日斗争的惊涛骇浪。为传承红色基因,深入了解抗战历史,青岛科技大学赴辽宁省沈阳市“青春临沈城,解码抗战史”社会实践团队于2025年8月5号走访了中共满洲省委旧址,探寻中国共产党在东北领导抗日斗争的光辉历程。
为深入探寻东北革命历史脉络,感悟早期共产党人在逆境中的奋斗精神,青岛科技大学“青春临沈城,解码抗战史”实践队近日走进中共满洲省委旧址,通过实地研学,触摸红色印记,传承革命先辈的理想信念。
中共满洲省委旧址位于沈阳市和平区,是1927年至1936年间中国共产党在东北地区的最高领导机关所在地。这里曾领导东北人民开展反帝反封建斗争,组织工人运动、农民起义,更在九一八事变后积极推动抗日救亡运动,是东北革命的“红色摇篮”。旧址完整地保留了当年东北地区党组织的革命活动场景。复原的油印室、秘密联络点等场所,配以详实的历史照片和文物展示,生动再现了革命先辈在白色恐怖下坚持斗争的工作场景,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团队成员在讲解员的带领下,沿着历史脉络参观各个展区。在复原的省委办公旧址内,简陋的桌椅、泛黄的油印机、秘密联络用的暗号纸条,无声诉说着当年革命工作的艰难;“抗日烽火”展区里,杨靖宇、赵尚志等抗日将领的事迹介绍,以及满洲省委发布的抗日宣言原稿,让队员们深切感受到共产党人在民族危亡时刻的担当。大家不时驻足凝视,认真记录历史细节,在“东北抗联精神”主题墙前,还围绕“初心与使命”展开了热烈讨论。
此次实践让队员们深刻认识到,中共满洲省委的斗争历史是东北革命精神的重要源头。青年们在近距离感受革命先辈的坚定信仰与斗争智慧中,不仅填补了对东北早期革命历史的认知空白,更深刻理解了“红色政权来之不易”的内涵。大家表示,将以青春之力传承红色基因,把革命先辈的奋斗精神转化为奋进动力,在新时代续写属于青年的担当与荣光。
在此次“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中,同学们通过一件件历史实物感知民族记忆,在一份份文献档案中追寻红色基因,根本性理解了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的深刻内涵。这些镌刻着民族记忆的历史遗址启示我们:铭记历史不是要延续仇恨,而是要珍视和平;缅怀先烈不仅是为了致敬英雄,更是为了传承精神。团队成员们表示: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将牢记总书记对青年"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的殷切嘱托,把红色基因转化为奋进新时代的强大动力,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书写无愧于时代的青春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