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寻迹南京红色文化地标,厚植青年家国情怀” ——南京审计大学学生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纪实

    发布时间:2025-08-24 阅读:
    来源:南京审计大学国际联合审计学院寻迹南京红色文化小队
今年暑期,南京审计大学社会实践团队用22天的时间,走过十余处红色文化地标,完成了一次意义非凡的精神之旅。活动以“寻迹南京红色文化地标,厚植青年家国情怀”为主题,既是对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的深情纪念,也是一次面向青年学生的沉浸式思政教育。   走进历史记忆,感悟家国担当   实践第一站是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队员们怀着沉重的心情走进展厅,透过一件件实物、一幅幅照片,直面那段惨痛的历史。许多同学在留言墙上写下“铭记历史、珍爱和平”。一位队员说:“历史并未走远,它提醒我们青年必须勇敢肩负起维护和平的使命。”   在中山陵,团队沿着392级台阶拾级而上,体会孙中山先生“天下为公”的伟大理想。站在陵顶俯瞰南京城时,不少同学感慨良多:“这一刻,感觉肩上也有了一份沉甸甸的责任,要把个人梦想与民族复兴紧紧相连。”   走进梅园新村纪念馆,小楼虽不大,却见证了中共代表团在南京开展统一战线的历史。队员们在旧址中寻找革命先辈的足迹,感受到信仰的力量。大家一致认为,团结与信念是革命胜利的重要密码,也是青年成长成才的精神滋养。   在抗日航空烈士纪念馆,飞虎队的故事和跨国合作的史实让大家深受触动。展厅内的展品讲述着勇气与牺牲,提醒我们和平来之不易。一位同学在感言墙写下:“铭记英雄,珍惜和平,这不仅是对历史的敬意,更是对未来的承诺。”   学思结合,厚植青春力量   除了实地参访,团队还在校内组织多场交流和分享。每一次汇报都让同学们的思考更加深入。大家把实践过程整理成图文成果,提炼出五个关键词:记忆、理想、信仰、团结、和平。这五个词汇,不仅串联起本次活动的精神脉络,也成为南京审计大学青年学子心中最珍贵的精神财富。   实践过程中,队员们从最初的“看一看”逐渐转变为“想一想”“谈一谈”。有人说,站在中山陵顶远眺,才真正理解了“振兴中华”的深沉意义;有人说,在梅园新村的小楼前,感受到革命先辈的坚定信念,这种信念正是青年应当传承的力量。   以青春之我,书写时代答卷   22天的实践并不长,却让队员们收获颇丰。通过走访红色地标、交流学习心得、整理成果文档,大家在精神上接受了一次深刻的洗礼。许多同学表示,要把实践收获转化为学习动力和行动自觉,把青春理想与家国使命结合起来,在新时代新征程中贡献智慧与力量。   “寻迹红色地标,让我感受到青年要与祖国同频共振;铭记抗战历史,让我认识到和平来之不易。”这是队员的心声。另一位同学也说:“我们将把此次实践当作新的起点,把红色精神融入学习与生活。”   不止是旅行,更是成长   这次社会实践,不只是一次单纯的参观活动,而是一堂生动的“大思政课”。队员们在行走中学习,在思考中成长,在总结中提升。通过团队合作与集体反思,他们不仅锻炼了组织协调能力,更在心中埋下了一颗颗家国情怀的种子。   南京,这座饱含历史印记的城市,为青年学子提供了最生动的课堂。南京审计大学实践团队用22天的行程,书写了一份独特的青春答卷。他们深知,新时代的青年要在追寻红色足迹中坚定理想信念,在铭记历史中汲取前行力量,让青春在民族复兴的征程中闪耀光芒。
社会实践活动推荐
    阅读
    扫一扫 分享悦读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