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安徽中医药大学学子暑假见习活动

    发布时间:2025-08-18 阅读:
    来源:吴义婷
7月6日,安徽中医药大学学子前往北京弘医堂中医医院,开启了为期4周的临床见习学习。此次见习以临床观察与实践学习为核心,围绕中药辨识、方剂应用、名师带教及医院环境体验等内容展开,让学生在真实的临床场景中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深度融合。
 
在弘医堂药房,学生们近距离观察中药调剂全流程,中药师手持传统戥秤,依据处方精准称量药材的身影给大家留下深刻印象。药学部主任详细介绍了医院对药材道地性和质量的严格把控,像东北野山参、亳州白芍等药材,都需明确标注产地与采收时节。这样的现场教学,让学生们对教材中“道地药材”的概念和调剂规范有了更具体的认知,学生李冉在笔记中写道:“药房实践让‘真中药’的标准变得可触可感。”
 
魏雅君教授的诊室成了生动的课堂,她通过病例讨论,向学生阐释“方好·药好·效才好”的核心原则。结合患者舌象照片、脉案及方剂调整实例,魏教授清晰展现了动态组方的思路:面对脾虚痰湿患者,初诊时舌体胖大、苔白腻,便以苓桂术甘汤化裁;复诊见苔转薄黄,则及时添加连翘、芦根等清余热,紧扣证候变化灵活调整。她特别强调,行医绝不能拘泥于固定方剂,唯有精准契合病机,才能保障疗效。学生们围绕具体案例深入探讨,在分析舌脉、拆解方剂、梳理调整逻辑的过程中,深刻领会中医辨证施治的精髓。魏教授还为学生提供个性化辅导,曾以医院一款治疗寒瘀型痛经的制剂为例,解析其以四物汤为基础,重用丹参并加入岭南鸡血藤的配伍思路,讲解组方时如何兼顾药材特性与患者地域、体质的匹配性,助力学生理解辨证论治的深层逻辑。
 
弘医堂的传统建筑环境,为学生们提供了感知中医文化的鲜活场景。见习期间,一系列文化融入活动让大家受益匪浅:晨起诵读《大医精诚》,强化对医德的认知;参与中药香囊制作,在选料、配伍中了解中药外用与养生知识;体验古法炮制,亲手操作药材净制、炮炙等流程,熟悉传统制药技艺。学生吴义婷感慨道:“见习让我切实触摸到中医文化的脉络,从药材应用到诊疗过程,再到师徒相授的传承模式,处处都藏着中医的魂。”
 
结业前夕,一场小型交流会温馨举行。安徽中医药大学的学生们带来徽派道地药材样本,与弘医堂的京冀药材展开交流,还共同汇编了见习心得《弘医堂方药精粹手记》,其中重点记录了魏雅君教授“方药对应”理论要点及临床实践体会。魏雅君教授在总结时寄语:“希望学生们未来在实践中持续探索中医的‘真’谛,坚守对道地药材和规范诊疗的追求。”
社会实践活动推荐
    阅读
    扫一扫 分享悦读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