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助力老年人拥抱智慧生活、乐享智慧晚年。2025年7月开始,南通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岁暖桑榆”博爱青春社会实践团分别于阳光养老院、南郊社区等地开展一系列孝老敬老服务活动,通过科技赋能与暖心陪伴传递社会温情。
智暖银龄-数字鸿沟跨越计划
为助力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拥抱智慧生活,2025年7月,南通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岁暖桑榆”博爱青春社会实践团走进阳光养老院,聚焦老年人最迫切的智能应用需求。志愿者们采用“理论讲解+手把手实操”双轨模式:先以通俗语言拆解微信视频通话、语音消息发送、音乐播放等基础功能操作逻辑,并针对练习中遇到的通讯录保存、字体调整、视频通话等具体问题进行手把手演示。通过这种近距离、沉浸式的陪伴教学,老人对智能手机操作的焦虑显著降低,切实提高了应用技能。
此次活动是“岁暖桑榆”博爱青春社会实践团深化“智慧助老”服务的具体举措之一,旨在切实消除老年群体融入数字生活的障碍,帮助老人轻松触达智慧生活,弥合数字代际隔阂。活动成效显著,收到院内广泛好评。
康宁万家-生命守护提升工程
2025年7月10日,南郊社区的“康宁万家”工程将传统中医药智慧融入养老健康。活动现场,志愿者不仅普及艾草温经散寒、祛湿活络的药用机理,更通过“一闻二演示”的沉浸式教学:引导老人嗅辨优质艾草清香,演示艾草锤沿肩颈穴位的敲击手法。本次活动创新采用实用健康知识普及与亲情影像留存服务相结合的模式,不仅精准对接了老年群体的实际需求,更有效传递了社会各界对老年群体的深切关怀,是青年一代践行“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传统美德的生动实践。
梓里慧助-银龄乐学亲情访
为切实帮助老年群体跨越“智能门槛”,2025年7月13日开始至今,已有七组青年志愿者携带自研的“大字版智能手机手册”返回家乡,分别在崇川起凤社区、如皋平明社区、响水孝养老服务中心、盐城市阜宁县阜城镇社区、苏州市太仓市浮桥镇三里村、淮安市金湖县夕阳红服务社区和宿迁市泗阳县庄圩乡惠民路街区站点,通过方言亲切讲解、慢速反复演练,带老人攻克“扫码支付”“预约挂号”等生活难题,同时运用人像摄影技巧,为老人拍摄饱含岁月韵味的肖像。一张张定格的微笑照片、一次次耐心的屏幕指点,亲情在科技纽带中焕发新生。
本次活动通过摄影服务与返乡亲情教学双轨并进,活动兼具人文关怀与社会创新价值。青年志愿者携带自研“大字版手册”返乡授课,以方言亲切教学化解技术恐惧,使智能手机成为联结游子与故乡的情感纽带。通过“技术反哺+亲情陪伴”重塑代际互动模式,既激发了青年群体的乡土责任感,也呼应了“情归梓里”的文化复兴命题。
展望前路,暖意不息。“梓里慧助-银龄乐学亲情访”系列活动将持续深入开展。六支崭新的志愿队伍已整装待发,他们的足迹即将印刻在更多家乡的村落与街巷。我们诚挚呼唤更多有爱青年加入这趟温暖旅程,让科技的暖流驱散暮年孤独,以真情为伴,同心同力书写桑榆有依的幸福图景!
(图文:田震 陈晓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