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江苏科技大学生物技术学院开展“各地携光行,五日并肩支教记”支教活动

    发布时间:2025-08-16 阅读:
    来源:江苏科技大学生物技术学院
炎夏里,“启航计划”社会实践团的五名成员各自踏上不同城市的支教旅程——唐山、南京、无锡、连云港和广汉,团队虽小,却如五束微光,散布在基层校园中,照亮孩子们的成长。
每人独立支教所在地,却怀着同样热忱。抵达当地后,虽未提前共同准备课程,但他们通过线上交流相互鼓劲和分享教学灵感。每人依照各自城区与学校特点,本着“贴近孩子”的原则即兴设计教案,从语文故事、小学数学题,到英语口语练习,都在简朴的教室里绽放。
在唐山的小教室里,一张黑笔擦过的白板承载着一个支教者的耐心讲解;在南京的窗边,有孩子一边写作业,一边抬头回应“老师,我明白了”;无锡的课间,几句轻松小问答让课堂气氛顿时活跃;连云港的教室里,有小朋友用稚嫩声音念出练习册里的每一个字;而在广汉的支教点,一个孩子突然举手“老师,请再讲一遍”,那股渴望就像一盏灯,映进每位支教者的心里。

日常教学间隙,他们自备的小练习卷、一句鼓励都会留给孩子们深刻影响。无论是唐山学生稚嫩的笔迹,还是南京孩子露出的欣慰微笑,都如实记录着这段人人独立却同心同行的支教历程。
课后,支教者在沉静的“独立空间”里整理作业、反思方法、思考改进。有时桌旁只剩一盏孤灯,那光就是他们对教育的坚守与执着。每个人都以自己的方式,把课堂变成了温暖的知识驿站,让孩子们内心的求知道路延伸得更远。

支教的日子虽短,但结束时孩子们的告别是最真挚的纪念。有的送上简单的“谢谢老师”,有的问“明年您还来吗?”那一问,无需回答,已是心底最温柔的回响。他们紧握这份未说出口的渴望,心中默定——一定要再来。
这趟“启航”,虽然是五条独立的支教道路,却汇聚为同样的温情与光亮。他们用行动诠释:“每一个孩子都值得被看见,每一堂课都可能改变谁的一生”。五地支教,五份坚持,汇聚成“持灯者”,照亮了那片片求学的面孔。

支教后的家中,五人通过简讯、照片、回忆串线彼此感动。他们感叹:支教无须声势浩大,哪怕是一节课、一句鼓励、一张纸条,也能在孩子心中激起涟漪。这种分散而共融的支教方式,正是“启航计划”的力量所在。

回望这段支教旅程,他们意识到:团队不仅是空间上的并肩,更是心灵上的同行。五人五地,一心支教,在漫漫旅途中,他们相伴成长,也让孩子们发现:世界原本遥远,但只要有人愿意停下脚步,就能让希望近一点。

文字作者:冯程 图片作者:吴家园 刘晨宇
 
社会实践活动推荐
    阅读
    扫一扫 分享悦读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