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犁桥振兴,溯溪而上】水乡新韵里的乡村振兴之路
水镇风光,文旅振兴
2025年7月24日下午,由安徽大学纽约石溪学院的7名同学组成的调研团队组成的调研小组走进安徽省铜陵市犁桥景区进行实践活动。进入景区大门,引入眼帘的是具有独特徽韵的白墙黛瓦和小桥流水。漫步在青石板街上,可以欣赏到精美的砖雕、木雕与石雕艺术。
随后,犁桥景区工作人员带着我们参观了犁桥景区中的铜艺作坊,中华白姜馆等具有铜陵特色产品作坊。不仅体验了铜陵特色美食,还欣赏了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随后,我们有幸采访了景区招商主管周旭,对犁桥景区近年来取得的快速发展和未来的发展规划进行了讨论。犁桥景区在2021年被评为国家4A级风景区。谈到犁桥景区将如何在众多古镇风景区中具有竞争力,周主管表示还是要发挥犁桥水镇“水”元素的重要性。景区一直致力于发展各种水上项目如非遗表演,竹竿戏等等。另外周主管还提到大力发扬犁桥地区石雕与木雕文化的重要性。同时也提到了实际面临的一些挑战,比如如何以通俗易懂的方式让更多人了解石雕木雕文化,尤其是青少年群体。我们也提出了一些建议,比如发展一些实践活动,让更多人在手工实践的过程中更好的了解这些文化。关于招商引资的问题,周主管表示希望犁桥地区的店铺能够具有特色,避免流水线模式,同时管理部门也在对部分店铺进行改善和更换。
晚上,景区精心打造的民俗表演、非遗展示、夜间光影秀等特色项目吸引众多游客观赏。每逢节假日,传统舞龙、黄梅戏、打莲湘等民俗活动轮番上演;夜幕降临后,数百盏灯笼点亮水巷,桨声灯影间尽显江南夜色的诗意与浪漫。
(图一:工作人员向小队成员介绍铜陵特产白姜)
(图二:犁桥水镇负责人向成员们介绍景区)
走近犁桥,深度访谈
2025年7月25日,调研团队走进安徽省铜陵市义安区西联镇犁桥村开展此次实践活动。调研过程中,团队通过跟随走访、深度访谈等形式,对当地的乡村振兴实施情况进行实地调研和观察,广泛收集了村委干部对于乡村振兴产业发展的意见与建议,并充分了解了犁桥村结合传统农业向新型产业发展的方式。
25日上午我们来到犁桥村村委会处,有幸采访到犁桥村钟昆仑书记,关于犁桥村近年来的发展转型过程和目前所遇挑战等方面展开讨论。对于犁桥村传统农业作物的种植;向农学专家学习引入新型作物技术;如何与村旁特色景点犁桥水镇建立起合作共赢关系;怎样将村庄建设成“网红游客打卡点”等问题,钟书记进行了详细的介绍。从他的话语中我们深刻感受到习近平总书记所说“注重地域特色,体现乡土风情,以多样化为美,打造各具特色的现代版富春山居图。”
(图三:小队成员对钟书记进行采访)
水中藏金,田垄生财
随后,在犁桥村文书的陪伴下,我们在犁桥村进行参观学习。作为江南圩区水乡的典型代表,犁桥村依托水网密布的地理优势,传承数百年的“塘浦圩田”系统与水生作物种植、水稻栽培相结合,形成独特的复合农业体系。水生作物种植中,莲藕和芡实是犁桥村最具代表性的传统作物。莲藕种植采用“浅水层—深水层”交替管理,利用塘泥自然肥力,不施化肥,保持了“脆嫩清甜”的口感,其藕带采收期从5月持续至7月,高峰期每日可采收150斤。芡实种植则注重“水上水下双重利用”,不仅保障作物品质,更通过“一田多用”提升效益,将芡实秆、芡实米分层利用,亩产值可达5000元。据犁桥村文书表示,芡实种植每年可吸纳40余名当地农民参与劳作,最终收益可达到将近百万。
同时犁桥村地势平坦,水系发达,土壤肥沃,拥有得天独厚的水稻种植自然条件。多年来,作为当地农业发展的核心支柱,水稻种植一直是村民们的主要生计来源。目前,犁桥村所在的义安区再生稻种植面积约10000亩,涉及6个乡镇,其中犁桥村作为重要的种植区域,发挥着示范引领作用。水稻种植在犁桥村不仅是一项农业生产活动,更成为串联产业发展、带动农民增收的关键链条。未来,随着农业科技的不断进步和推广,犁桥村的水稻种植产业有望迈向更高的台阶,助力乡村实现全面振兴。
乡容焕新,新兴发展
钟书记在介绍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时曾说到“在2013年之前,农村里面用一句话形容叫做‘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垃圾靠风刮,污水靠蒸发。’曾经的水、电、路几乎就处于原始状态。”但在经过乡村基础设施全面提升后,与老百姓切实生活相关的水、电、路方面已有了焕然一新的变化:自来水通过城市管网与铜陵市市区直接相通;田间地头的电力设施全部连接电缆,实现智能化,并在铜陵地区率先完成电网改造,更换裸露电线,极大地避免了安全隐患;在2015年之前把村庄中的道路全部实现硬化,2024年在原来绿化的基础上,还进行了美化。基于完善的基础设施状况,随着客流量的涌入,村民们自发改建家中闲置房屋,经营农家乐和民宿的业务。其民宿凭借300元以下的实惠价格,与周边景区高档酒店错峰定位,吸引目标群体前往,每年可增加三到十万的营收。
800年前,犁桥村的所在地只是一个江滩。但随着村民的移居和开荒,这里逐渐形成了一个聚居地。但这里与其他闻名遐迩的历史古地相比,终究是缺少底蕴。基此情景,犁桥村选择顺应当今时代以谋求发展。为了打响知名度与吸引游客,犁桥村邀请乡村建筑师、设计师及艺术家,前来设计具有独特乡村个性的建筑物和画作,打造网红打卡点。此外还邀请短视频制作相关专业的导演带领其团队,落地犁桥,将此作为一个短视频创意基地。通过实景拍摄等方式,宣传犁桥村的文化与风貌,扩大知名度并吸引各地的游客或创意团体前往。
圆满结束,回顾总结
通过两天时间的调研,“犁桥振兴,溯溪而上”实践队深入了解了犁桥村的产业转型与乡村振兴之路。犁桥水镇景区的成功为村民提供了就业机会,提高当地村民的生活质量;犁桥村在稳步发展传统农业的同时,同时发展起民宿、农家乐等新兴产业,墙绘、特色建筑等也促进村内的文化振兴与艺术振兴,吸引众多游客的同时,强调了当地的文化特色。在未来,我们更要加强政策引导和支持力度,推动农村经济发展,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实的保障和有力支持。
(图四:小队成员与犁桥村书记在村委会前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