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信息赋能:浙江工商大学团队有关补充性医疗保险适老化推广的生动实践

    发布时间:2025-08-14 阅读:
    来源:浙江工商大学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持续加深,老年群体面临的健康风险与医疗保障问题日益凸显。当前我国基本医疗保障体系面临新的挑战,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出现波动,而老年人口预期寿命持续延长带来的医疗支出压力不断增大。由于数字鸿沟、信息壁垒等因素,老年群体对补充性医疗保险的认知度和参保率长期偏低,这凸显了信息干预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为响应国家关于完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的战略部署,助力破解老龄化社会健康保障难题,浙江工商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在陶旭辉研究员的带领下,于6月27日深入杭州市上城区天新社区和杭州市上城区九堡街道格畈社区开展专项调研。此次调研聚焦补充医疗保险普及现状,探索通过信息干预提升老年群体健康保障水平的新路径。
信息干预作为一种行为助推策略,其核心在于通过系统化的信息传递改变个体的认知结构和决策模式。在医疗保障领域,有效的信息干预需要突破传统宣传的局限,充分考虑老年群体的信息接收特点和认知习惯。现有研究证实,针对性的信息干预能够显著提升健康保险的参保意愿,但如何设计符合老年人认知特点的干预方案,仍是一个亟待探索的实践课题。特别是在数字化转型加速的今天,老年人面临的"信息边缘化"问题更加突出,这要求信息干预必须建立在线下线上融合、人工智能辅助的新型传播体系之上。为确保调研科学性,团队采取多种信息干预手段,通过对照实验开展研究。此外,团队成员还完成了上千份问卷印刷、社区联络对接等准备工作,并针对中老年群体沟通技巧、数据隐私保护等内容进行了专项培训。
社区内许多退休老人既要照顾自身健康,又承担着帮助子女照料孙辈的责任。团队成员在调研中发现,尽管基本医疗保险已实现广覆盖,但面对日益增长的医疗需求和持续延长的寿命周期,单一的医疗保障已经难以满足老年人的实际需要,补充医疗保险的重要性逐日增加。那么如何通过人工信息干预手段提升这一群体的参保率,成为完善医疗保障体系的重要课题。
调研期间,志愿服务团队深入天新社区开展调研工作。志愿者们采取“一对一”访谈和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式,重点关注老年群体对“西湖益联保”的认知度、参保意愿及实际障碍,重点比对在信息干预前后对于“西湖益联保”的认知度、参保意愿是否发生改变以及实际障碍是否得到有效解决。此次调研将学术探索与社会服务紧密结合,不仅局限于关注参保率的提升,更着眼于老年人健康保障意识的觉醒。志愿者团队积极“走出去”,在社区服务中心,爱心助餐点,社区托幼中心等人流密集处,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老年人介绍“西湖益联保”基本情况。通过面对面的交流,让更多人了解并关注“西湖益联保”为代表的补充性医疗保险在普惠民生方面的实际作用,进一步扩大其知名度。很多受访的爷爷奶奶们表示“这个保险还真挺不错,了解之后我觉得确实是有必要购买,可以给自己多一份保障”。相关负责人协助志愿者们开展服务的同时也对此次调研给予高度评价,她表示“学生们的调研既专业又接地气,种高校与社区的良性互动,为基层治理服务注入了新活力”。由此可见,我们的信息干预方案产生了切实、积极与有效的影响。团队选取杭州上城区九堡街道格畈社区人流量密集的农贸市场及周边商铺作为调研主阵地。覆盖家庭主妇、退休老人、上班族等多元群体。通过发放宣传手册、播放产品视频等方式,团队观察居民对“西湖益联保”的认知变化,挖掘从“信息认知”到“参保决策”的转化逻辑。
此次实践为破解"老龄化+高风险"时代的医疗保障难题提供了高校方案,既是落实健康中国战略的微观实践,也是完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的创新探索。此次调研紧扣国家《“十四五”全民医疗保障规划》中“促进商业健康保险发展”的要求,以格畈社区和天新社区为样本,深挖“信息传递与参保决策”的行为逻辑,既为政府优化政策提供实证参考,也为社区治理破解宣传困局。同时为基层医保普及提供了“信息干预”的创新视角,把调研成果转化为参保促进策略建议,助力打通普惠医保“最后一公里”,为筑牢共同富裕健康防线贡献青年智慧。未来,志愿者团队会继续将经验推广至更多区域,并积极联动多方社会力量,助力建立更加系统化、常态化的信息干预机制。这对于推动健康中国建设和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都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社会实践活动推荐
    阅读
    扫一扫 分享悦读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