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科技赋能罗汉果,具身智能驱动特色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

    发布时间:2025-08-12 阅读:
    来源:“果”然不凡团队
  为积极响应国家关于推动农业产业现代化发展的重要指示精神,深度探索具身智能在特色产业种养领域的创新应用,切实解决并优化特色产业在生产模式与发展路径方面存在的问题,“果”然不凡团队来到了广西壮族自治区永福县开展实地调研,聚焦罗汉果立体套种模式,致力于挖掘具身智能驱动下的特色产业种养新范式的创新路径,为特色农业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首先,团队来到3800多亩罗汉果园区的620亩核心区,实地考察标准化栽培区、反季节示范区等功能区域。观察到罗汉果作为草本植物,需搭棚供藤蔓攀岩生长,因雌雄异株且花带苦味,昆虫授粉率低,人工授粉为主,导致人工成本居高不下,而药物喷粉授粉成功率仅约7%。团队了解到,罗汉果虽为多年生草本,但易携带病毒,故需每年换新苗种植。其生育期约90多天,3月下旬种植后,9月下旬成熟采摘;反季节种植即在6月种植,可延至12月结果,成熟期至次年2。调研套种模式发现,与柑橘、杉木套种能充分利用土地资源,但部分农户因管理不便仅单种罗汉果。同时,团队还记录了园区采用的黄板诱虫、杀虫灯等绿色防控技术,以及每亩约2000-3000元的种植成本。

  团队成员在种植地调研后,来到罗汉果展览厅。讲解员的细致介绍,让大家对永福罗汉果有了更立体的认知:作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这里的罗汉果揽获8项国家级荣誉,底蕴深厚。政策赋能下,当地通过种苗补助、联农带农等举措激活发展动能,联合广西农科院等机构建成脱毒育苗中心,成功攻克品种退化难题,培育出抗病性强的优质品种,为产业筑牢根基。深加工领域更是亮点迭出,从传统干果升级拓展至120多种产品,覆盖饮料、保健品、糕点等多元品类,依托现代自动化生产线,年加工能力超50亿枚,产业链条持续延伸。如今,永福将种植、加工、文旅深度串联,让这颗“金果”焕发更多元的价值。

  通过此次调研,团队成员深刻认识到具身智能在永福县罗汉果立体套种产业中的重要驱动作用,也发现了其在落地应用过程中面临的一系列问题。在后续的调研中,本团队将紧密结合本次调研实际情况,深入剖析农业科技精准化、高效化应用与传统种植模式局限性之间的矛盾,进一步探究“具身智能+罗汉果立体套种”模式对特色产业升级的赋能作用,以实现更好地推动产业提质增效、助力乡村全面振兴的目标,为其他地区特色农业发展与科技融合提供可借鉴的思路与方法。
社会实践活动推荐
    阅读
    扫一扫 分享悦读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