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指尖”上的精神传承

    发布时间:2025-08-12 阅读:
    来源:“星燧燎原”宣讲团

  2025年6月28日,商丘师范学院教师教育学院星燧燎原宣讲团走进商丘市平原街道办事处师院社区开展“两弹一星”精神方面的宣传活动,其中手工制作环节无疑是最为亮眼且意义深刻的一幕。这一环节,宛如一座桥梁,连接起历史与当下,让“两弹一星”精神在创意与实践中得以生动传承。

  活动现场,社区便民服务中心的室内洋溢着热烈而欢快的氛围。长桌之上,彩色卡纸、彩泥、剪刀、胶水、画笔等手工材料摆放得满满当当,在灯光下闪烁着缤纷色彩,仿佛在召唤着孩子们去开启一场创意之旅。宣讲团成员与社区的孩子们自由组合,分成若干小组,围坐在一起,眼神中都透着期待与兴奋。

  手工制作伊始,成员们便充分发挥引导作用,与孩子们一同探讨创作思路。有的小组决定以火箭为创作主题,成员们便耐心地和孩子们一起回忆火箭的外形特征,从尖尖的头部到一节节的舱体,再到喷射火焰的尾部。随后,大家分工合作,孩子们挑选出鲜艳的彩纸,小心翼翼地折叠、裁剪,制作火箭的外壳;成员们则在一旁辅助,用彩泥精心捏制出火箭的各种零部件,如小窗户、天线等。在这个过程中,成员们还不忘给孩子们讲述我国航天事业中火箭发射的故事,从东方红一号的成功升空,到如今神舟系列飞船的一次次壮举,孩子们听得入神,手上的动作也愈发认真。

  而有的小组将目标锁定为卫星制作。他们先用白色卡纸剪出大大的圆形作为卫星的主体,然后围绕着卫星的功能和外观展开热烈讨论。“卫星是不是有很多天线呀?”一个小女孩好奇地问道。“对呀,卫星的天线可重要啦,就像它的耳朵,能接收和发送信号呢。”成员笑着回答,并和孩子们一起用彩笔在卡纸上画出形态各异的天线。紧接着,大家又用彩泥为卫星增添了各种细节,比如太阳能板、观测仪器等。在创作的间隙,成员们还会适时地给孩子们介绍我国卫星技术的发展历程,以及“两弹一星”科学家们在卫星研发过程中所付出的艰辛努力,孩子们频频点头,对先辈们的崇敬之情油然而生。

  当然,创作之路并非总是一帆风顺。在制作过程中,难题不时出现。比如,用彩泥制作的部件在粘贴到卡纸上时容易掉落,这让孩子们有些沮丧。但在成员们的鼓励下,大家一起思考解决办法。有的孩子提议多涂一些胶水,有的则认为可以先将粘贴部位稍微按压一会儿,经过一番尝试,最终成功解决了问题。通过共同克服困难,孩子们不仅收获了手工技巧,更体会到了团队协作和坚持不懈的重要性,而这也正是“两弹一星”精神的生动体现。

  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件件饱含巧思与心血的手工作品逐渐成型。在展示环节,孩子们高举着自己的作品,脸上洋溢着自豪与喜悦。那一个个造型各异的火箭、卫星,仿佛是孩子们心中科技梦想的具象化呈现;那一幅幅绘制着航天场景的作品,更是传递出他们对“两弹一星”精神的独特理解。每一件作品都像是一颗小小的火种,点燃了孩子们对科学探索的热情,也让“两弹一星”精神在他们幼小的心灵中深深扎根。

  这场手工制作活动,不仅仅是一次创意与技艺的碰撞,更是一次精神的传承与延续。在指尖的灵动操作中,在成员与孩子们的交流互动中,“两弹一星”精神焕发出新的活力,从历史的深处走来,融入到孩子们的成长之中,激励着新一代在追求科学梦想的道路上奋勇前行,不断书写属于他们的精彩篇章。

  此次活动后,团队成员深刻意识到"两弹一星"精神传承的重要性与持续性。未来,他们将进一步丰富活动形式与内容,深入挖掘精神背后的故事,融入手工制作、科普讲座等环节,帮助孩子们更全面地了解历史。同时,积极拓展活动范围,走进更多学校、社区,让更多孩子感受“两弹一星”精神的魅力,培育有理想、有担当的新时代少年。

社会实践活动推荐
    阅读
    扫一扫 分享悦读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