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非遗正版守护与盗版监测:数字化赋能下的传统文化传承防线 —— 湖北经济学院法商学院实践队探访湖北省武汉市群众博物馆

    发布时间:2025-08-12 阅读:
    来源:湖北经济学院法商学院-彭文乐
非遗正版守护与盗版监测:数字化赋能下的传统文化传承防线 —— 湖北经济学院法商学院实践队探访湖北省武汉市群众博物馆

(图片1)
抵达群众艺术馆纪实
 

(图片2)
老师向我们介绍馆内主要布局纪实(拍 张浩源)
 
 
 
在6月26日上午,湖北经济学院法商学院社会实践RA004小,在指导老师的引领下,正式访问了群众艺术馆,并特别安排了对群众艺术馆工作人员廖老师的采访。进入群众艺术馆后,我们首先参观一楼的美术画作展览,感受艺术魅力,我们在其中观察到在鄂黄这边盛行着炼铁,木雕等民间非遗,这无疑启示着我们非遗的多样和淳朴,以及成为了老百姓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在访谈过程中,廖老师阐述了群众艺术馆主要布局,向我们介绍她们独有的非遗文化部门,同时她呼吁社会各界对非遗传承给予更多的关注。 截至到目前,武汉市拥有各级非遗代表性项目816项,其中国家级非遗项目19项,省级非遗项目72项,市级非遗项目196项,区级非遗项目529项。此外,武汉市还拥有各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808人,各级非遗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17个,省级非遗传承示范基地4个。这些非遗项目涵盖了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传统美术、传统技艺、传统医药等多个领域,充分体现了武汉这座城市独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深厚历史文化底蕴。
廖老师特别指出会紧跟时事热点将非遗带入生活,例如武汉非遗面塑遇上labubu等,同时开展丰富的“非遗”宣传展示、展演活动吸引了不少群众对非遗文化的兴趣。2025年6月14日,迎来第20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大浪淘沙的二十载,仍道不尽非遗深远文化底蕴。如先后在青山区图书馆剪纸非遗传承、昙华林非遗展示活动等专场演出、今年在武昌区斗级营街区举办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武汉非遗宣传展示主会场活动等。其也在湖北多地开展非遗宣传,文化遗产传承不仅是一份荣誉,更是一份责任。为推动非遗融入生活,群众艺术馆开展让非遗走进校园,保护非遗从扣好第一颗纽扣开始,吸引年轻一代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喜爱。从一件件文创到一件件手工艺品,背后是一代代非遗人的心血和汗水。为此,群众艺术馆在对非遗收集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资料进行科学整理、有序归档,建立完善的武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数据库,让非遗活灵活现展现在手机屏幕里,方便群众了解学习非遗文化,同时为推动文化自信、文化强省贡献了精神力量。
 
 
社会实践活动推荐
    阅读
    扫一扫 分享悦读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