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青岛农业大学:以畜牧为根,扬“三农”精神

    发布时间:2025-08-12 阅读:
    来源:青岛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 “畜势待发,济往开来” 赴济宁市实践服务团
       在乡村振兴战略纵深推进的时代背景下,特色养殖产业作为激活农村经济活力、拓宽农民增收渠道的关键引擎,其发展态势备受瞩目。为深度践行理论与实践融合的育人理念,青岛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畜势待发,济往开来”赴济宁市实践服务团主动作为,于2025年8月8日至10日,奔赴山东省济宁市金乡县,深度走访金鑫郎德鹅业有限公司、金诚鹅业有限公司,开展养鹅产业专题调研实践。以专业视角探寻产业发展新路径,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注入澎湃青春动能,以实际行动诠释青年学子服务“三农”的使命担当。
深入养殖一线,探寻生物特性奥秘
       实践团队深入养殖基地,系统学习郎德鹅与金乡百子鹅的生物学特性。通过与专业养殖人员交流和查阅文献资料,团队了解到百子鹅成熟早、生长快,繁殖性能强,肉质鲜美且耐粗饲,是地方品种中的佼佼者。而郎德鹅作为法国引进品种,耐粗饲、适应性强,其鹅肥肝更是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然而,两者在适应性和养殖特点上也存在差异。百子鹅对当地环境高度适应,但在品种保护和推广方面有待加强;郎德鹅市场前景广阔,但养殖技术要求高,受市场波动影响较大。
观摩养殖流程,总结标准化养殖经验
       在金鑫郎德鹅业有限公司和金诚鹅业有限公司,团队成员观摩了郎德鹅的培育、孵化、出苗过程,亲身感受现代孵化技术的高效与便捷。同时,对饲养环境调控、精准饲喂方案、疫病综合防控及粪污处理等环节进行了重点考察。实践发现,标准化养殖需兼顾品种特性与技术适配性,从环境调控、饲喂方案、疫病防控到粪污处理,每一个环节都需要科学规划和精准执行。这些经验将为同类水禽养殖提供宝贵的参考。

梳理产业链条,剖析产业发展潜力与瓶颈
       团队对鹅产业链开展全流程深度调研,系统覆盖种苗繁育的种质筛选、屠宰加工的工艺标准、产品销售的渠道布局及品牌建设的价值挖掘等关键环节。从产业特性看,郎德鹅以鹅肥肝为核心突破口,凭借其稀缺性占据高端市场,形成差异化价值优势;百子鹅则依托肉、蛋、毛的多元产出结构,叠加突出的产蛋性能,在区域消费市场确立了独特定位,两者共同构成金乡养鹅产业的发展根基。
       然而产业瓶颈亦较为突出:郎德鹅长期依赖进口种源,核心育种技术受制于人,不仅面临国际市场价格波动的直接冲击,在产业链上游也缺乏议价主动权;百子鹅虽具地方特色,却因品种宣传不足导致知名度有限,加之养殖规模偏小、标准化技术应用滞后,造成产业链各环节衔接松散,附加值挖掘不足。
       调研中,金鑫郎德鹅业董事长结合郎德鹅基因图谱分析成果,介绍企业正通过基因测序技术筛选生长快、品质优的核心基因片段,着力构建本土化选育体系,为突破种源依赖困境探索可行路径,为产业升级注入技术动能。

探索保护路径,助力地方鹅种资源开发
       针对百子鹅的种质特性,实践团队调研了其保种措施及商业化开发的可行性。作为地方特色品种,百子鹅具有独特的价值,但也面临着品种保护和市场推广的挑战。团队通过与地方畜牧站专家和养殖企业交流,探讨了如何加强品种保护,提升百子鹅的市场竞争力,为地方鹅种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贡献智慧。
       此次实践活动的开展,不仅实现了团队成员专业理论知识与产业实际需求的精准对接、深度融合,更有效激发了青年学子扎根畜牧养殖领域、矢志服务产业发展的责任担当与使命自觉。通过沉浸式调研,成员们既深化了对养鹅产业全链条运作规律的认知,也真切感受到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特色养殖业的发展潜力与现实挑战,进一步明晰了专业所学在产业升级中的应用路径。未来,团队成员将持续聚焦养鹅产业发展动态,以此次实践为起点,在学习中强化专业素养,在实践中锤炼过硬本领,致力于将科研创新与产业需求相结合,以技术赋能破解养殖难题,以智力支持助力品牌建设。他们将以青春之力践行“强农兴农”使命,积极投身畜牧养殖事业高质量发展实践,为推动特色产业升级、夯实乡村振兴产业根基贡献源源不断的青年智慧与行动力量。

 
社会实践活动推荐
    阅读
    扫一扫 分享悦读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