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传承非遗文化、助力家乡发展,安徽中医药大学“四叶青囊”实践团积极响应“扬帆计划”大学生返家乡社会实践号召,于7月1日至7月15日期间,在安徽省铜陵市建设社区开展了为期两周的志愿服务活动。团队成员结合专业特色,以托管班志愿服务为载体,通过非遗文化教学、课业辅导、社区调研等形式,为基层社区注入青春活力,助力文化传承与社区发展。
托管助学,护航成长 实践团主动对接社区暑期托管班,承担起课业辅导与兴趣培养的双重任务。针对不同年龄段孩子的学习需求,队员们制定个性化辅导方案,耐心解答课业难题,并组织阅读分享、趣味科普等活动,帮助孩子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社区家长纷纷表示:“大学生志愿者既专业又有耐心,孩子每天都盼着来托管班!”
非遗课堂,文化润心结合中医药院校特色,团队精心设计非遗文化体验课程。队员们带领孩子们学习五禽戏,在虎、鹿、熊、猿、鸟的仿生动作中感受传统养生智慧;邀请当地蛋雕传承人现场教学,指导孩子们在蛋壳上雕刻花纹,体验指尖上的非遗技艺;开设国学书法课,从握笔姿势到基本笔画,让孩子们在翰墨飘香中感悟传统文化魅力。
调研献策,助力发展 在服务之余,团队走访社区居民30余户,围绕“非遗文化在社区的传播现状”开展调研,收集意见建议50余条,形成《建设社区非遗文化推广可行性报告》,为社区文化品牌建设提供参考。社区书记点赞道:“大学生们不仅带来活力,更为我们打开了文化惠民的新思路。”
此次实践既是非遗文化的生动传播,也是校地协同育人的创新探索。队员们用专业与热情搭建起文化传承的桥梁,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新时代青年的使命担当。

图为志愿者在课堂上为小朋友们科普“七七事变”。钱静茹 摄

图为志愿者走访社区对社区居民进行调研。李研研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