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南京审计大学 “红韵九星实践团” 溯血色丰碑,启复兴新程——南京红色记忆探寻实践行

    发布时间:2025-08-11 阅读:
    来源:南京审计大学 “红韵九星实践团”
  2025年,南京审计大学“红韵九星实践团”在外国语学院高江鹏老师指导下,以“铭记历史,砥砺青春”为主题,于6月28日至7月6日先后走进南京大屠杀纪念馆与南京总统府,在历史现场展开跨时空对话,让红色精神在青春血脉中流淌。

  馆内肃穆,史痕刻骨
  实践团首站抵达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庄严肃穆的氛围瞬间将成员带入那段苦难岁月。泛黄的照片里,无辜平民的绝望眼神、残垣断壁间的弹痕累累,与锈迹斑斑的军刀、破碎的衣物等实物相互印证,系统还原了从侵华战争背景到屠城暴行的全过程。幸存者证词影像中颤抖的声音,更让 “三十万遇难者”不再是冰冷数字,而是一个个鲜活生命的消逝,成员们在静默中深切体会到战争的残酷与和平的易碎。

  史料昭昭,宏微泣血
  纪念馆的展陈巧妙融合宏观叙事与微观细节:墙上的时间轴勾勒出侵华战争的完整脉络,展柜里的《大公报》号外则以 “日本投降”四个大字点燃胜利的微光。
约翰・马吉的胶片记录着安全区的生死营救,程瑞芳的日记逐字诉说着日常中的暴行。这种 “以小见大”的呈现方式,让历史的真实感穿透时空——每一件展品都是罪证,每一个故事都是警示。
  抗战全景,同心御侮

  毛泽东致斯大林的电文手稿、战略反攻地图等展品,将南京大屠杀置于全民族抗战的壮阔背景中。沿展线前行,成员们清晰看到中国人民从局部抗战到全民动员的觉醒之路:“七七事变”后南京街头的抗日标语、工人捐献的物资、学生请愿的热血身影,共同编织出“四万万人齐蹈厉”的抗争图景。这些史料深刻印证:唯有民族团结如钢铁长城,方能抵御外侮。
  和平之誓,青春启航
  参观尾声,实践团在和平广场举行默哀仪式,低垂的头颅与广场上 “铸剑为犁”的雕塑形成无声对话。成员们纷纷表示,要将历史记忆转化为守护和平的行动自觉。
同袍共赴,微光聚芒
  7月6日,实践团走进南京总统府,南京保卫战展区的高射机枪模型、雨花台战斗示意图,重现了先辈们“以血肉之躯护山河”的壮烈。泛黄的勋章证书上,模糊的字迹仍在诉说着英雄们的赤子之心,让成员读懂“舍生取义”的分量。

  先驱星火,共和初晖
  “抗日战争中的中流砥柱”展区里,共产党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文稿、长征路线图,展现着信仰的力量。成员们凝视着那些在艰苦卓绝中依然坚定的笔迹,仿佛与80年前的先驱隔空击掌,接过那份用生命写就的精神契约。
“第二次国共合作在南京”展区的往来电文、协商记录,见证了特殊时期的民族大义。从初步接洽时的审慎试探,到正式合作后的协同作战,字里行间凝聚着“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的共识。展柜中一份1937年的合作宣言复印件,虽纸张泛黄,却依然能让成员感受到“万众一心抗强敌”的磅礴力量,深刻理解团结是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密钥。
  两场实践如历史的两面镜子,一面映照苦难警示和平,一面展现抗争凝聚力量。九名青年在历史现场触摸到民族精神的温度,更明白:今日之青春,既要铭记过去的伤痕,更要以朝气与担当续写时代华章,让红色基因在传承中绽放新的光彩。



 
社会实践活动推荐
  • 一次绿色的叩问
  • 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政策下有关于中国绿色发展道路的探究与思考
  • 2025-08-11
    阅读
    扫一扫 分享悦读
    多彩大学生网公众号
    微信扫码关注多彩大学生公众号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