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一次绿色的叩问

    发布时间:2025-08-11 阅读:
    来源:湖北师范大学郭佳琪
一次关于“美丽中国”的叩问
——关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调研
郭佳琪(城市与环境学院2405班)
沿着长江的一条重要支流,穿行于皖南丘陵与苏北平原之间,我们的足迹踏过退耕还林的葱郁山岗、城市边缘的湿地公园、新农村建设的示范村落,直至工业园区的环保设施前沿。此行目标明确:触摸中国绿色发展的真实脉动,探寻“美丽中国”宏大叙事下的生动细节与复杂挑战。这段旅程,既是对国家生态文明战略的近距离观察,也是一次关于“绿色中国”现状的深刻叩问。
调研中,我们首先见证了政策落地所催生的生机勃勃的景象。在皖南山区,曾经水土流失严重的坡地如今被层层叠叠的绿意覆盖。一位老农指着远处新生的树林感慨道:“以前大雨一来,黄泥水就冲进田里。现在林子回来了,山洪少了,连空气都甜丝丝的。”这份质朴的喜悦背后,是国家退耕还林工程的坚定决心。而在苏北某市,曾经的化工污染重地如今已变身为湿地公园,湖水清澈、水鸟翔集,成为市民休憩的乐园。当地环保部门负责人介绍:“这得益于铁腕治污和产业升级的‘双轮驱动’。”数据同样令人振奋:该市近三年空气优良天数比例连续攀升,水质达标率更是实现了历史性突破。在乡村,沼气、太阳能等清洁能源设施逐渐普及,垃圾集中处理、生活污水治理等工程显著改变了村容村貌。一位村支书自豪地告诉我们:“环境好了,城里人都愿意来我们这儿旅游、投资,青山绿水真的开始变‘金山银山’了!
然而,绿色转型的道路并非坦途,发展中的矛盾与困境亦清晰可见。首先,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张力犹存。在走访一个资源依赖型县域时,当地干部坦言:“关停污染企业、修复矿区生态,财政压力巨大,工人安置也是难题。‘绿水青山’要变成‘金山银山’,还需要更持久、更有效的转化路径。”虽有生态补偿机制,但补偿标准偏低、覆盖范围有限,难以完全弥合保护者的付出与收益鸿沟。一位守着青山却收入微薄的林农叹息:“护林有补贴,可这钱还不够供孩子读书。守着好山好水,我们还需要更好的活路。”其次,政策执行存在“温差”。中央的环保政策雷霆万钧,但在部分基层,执法力量不足、监管技术手段滞后的问题依然突出。一位基层环保工作人员无奈表示:“企业偷排手段越来越隐蔽,我们人手设备有限,有时确实力不从心。”个别地方甚至存在“运动式”整改,风头一过,污染可能卷土重来。再次,公众生态意识与行动力之间仍有落差。尽管环保宣传铺天盖地,问卷也显示大多数人认同环保重要性,但在日常生活中,垃圾分类投放不规范、一次性用品过度消费、节水节电意识淡漠等现象仍普遍存在。一位社区工作人员指出:“宣传到位了,但让居民真正养成习惯,还需要更精细化的引导和更便利的设施配套。”
这些深刻观察促使我对“绿色中国”建设之路进行更深层思考。其一,生态价值转化机制亟待创新突破。单纯依靠财政补贴或行政命令并非长久之计,必须探索更市场化的路径。如深化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让优质的空气、水源、森林碳汇能真正成为可交易、可增值的资产;大力发展生态旅游、林下经济、特色生态农业,让守护者成为绿色红利的直接受益者。其二,治理体系现代化是破局关键。需运用大数据、物联网、卫星遥感等科技手段织密环境监测网络,提升精准执法和风险预警能力;进一步明确并压实各级政府的环保责任,强化考核的刚性约束与终身追责,同时加强跨区域、跨流域的协同治理机制建设,打破“各扫门前雪”的局限。其三,生态文明需扎根于文化土壤。环保教育应贯穿国民教育全过程,从娃娃抓起;社区、乡村可建立有效的环保行为激励与约束机制(如积分兑换、红黑榜);更需深入挖掘和弘扬中国传统“天人合一”的生态智慧,使其成为滋养现代环保理念的文化源泉。唯有将外在约束内化为全民的文化自觉与行为习惯,绿色发展方有最深厚的根基。
调研归程,车窗外掠过的不仅是不断变化的风景,更是中国在绿色征途上坚定跋涉的缩影。那修复中的矿山、重焕生机的湿地、村庄屋顶闪亮的太阳能板,连同基层工作者眼中的执着与农民老伯脸上的期盼,共同构成了一幅充满希望却也挑战重重的生态长卷。我深切体会到,建设“绿色中国”绝非一蹴而就的浪漫诗篇,它是一场需要科学智慧、制度韧性与全民意志共同支撑的持久跋涉。
这份心得,不仅是调研的记录,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认知。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不仅是绿色变革的见证者,更应成为积极的推动者与实践者。从自身践行低碳生活开始,以专业知识服务绿色产业升级,用热忱参与环保志愿行动——涓滴之力可汇聚成推动巨轮的磅礴动能。当无数微小的行动与国家的宏大战略同频共振时,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图景必将从梦想照进现实。未来中国的绿色脉搏,必将在我们这一代人的接续奋斗中愈发强劲而悠长,让这片古老土地上的每一片新叶都吟诵可持续发展的崭新诗行。
 
社会实践活动推荐
  • 一次绿色的叩问
  • 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政策下有关于中国绿色发展道路的探究与思考
  • 2025-08-11
    阅读
    扫一扫 分享悦读
    多彩大学生网公众号
    微信扫码关注多彩大学生公众号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