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浙博文化宣传:拉近居民与传统文物距离

    发布时间:2025-08-09 阅读:
    来源: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古韵今承,文脉长青”暑期社会实践团队
       2025年7月31日,“古韵今承·文脉常青”社会实践团队在江苏省泰州市斜桥社区进行了文化宣讲活动。团队探访了浙江省博物馆,并将博物馆的许多文物影像传至社区,实现两地文化交流传播。活动期间,大家一同观看了浙江省博物馆的介绍视频,讲解人员同时给每个人分发了来自博物馆的明信片作为纪念。
       实践团队以视频和图文形式向大家展示了《富春山居图》的样貌。博物馆用长卷将《富春山居图》的细节清晰呈现,让人仿佛置身于画作之中。此外,沉浸式剧场再现了富春江畔的风光,让人身临其境。数字互动体验项目,如“想见原貌”、“阅读《富春山居图》及《黄公望集》”等,拉近了观众与这幅古老画作的距离。
       富春山居数字诗路馆利用AR全息投影和AI技术,让《富春山居图》的焚毁部分得以补全,以全新的姿态展现在世人面前。这一创新展示方式,不仅让观众能够欣赏到完整的画作,更感受到了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的完美交融。在观看过程中,居民们纷纷表示,这种创新的展示方式让他们对传统文化有了更深的理解,也激发了他们对文物保护和传承的兴趣。许多居民表示,他们将积极参与到文物保护的行动中,从文明观展、传播保护知识做起,共同守护国家的历史根脉。
       活动结束后,团队成员对社区居民张先生进行了一个简短的采访,探讨“博物馆存在的意义是什么?”张先生表示“关于博物馆的意义,我觉得首先她是为社会服务的;其次她是连接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桥梁,走进博物馆就像走进一个时空隧道,既可以回望过去,也可以展望未来;最后,一座城市一定要有属于她的博物馆。”博物馆不仅是一座建筑,更是人类文明的精神坐标。一座没有博物馆的城市,如同没有根的树。博物馆凝聚着一座城市的精神内核,比如浙江省博物馆展现江南文脉,它是市民的文化归属感之源。
       此次社区实践活动不仅是一次文化盛宴,更是一次科技与文化的深度融合。它引发了群众对博物馆现代意义的思考——它在保护遗产的同时,正通过科技打破时空界限,让历史照进未来。博物馆是为公众服务的。它不仅是文物收藏地,更是知识的共享平台。比如这次用数字技术呈现《富春山居图》,让普通人也能近距离感受国宝的魅力。其次,博物馆像一座时光桥梁——我们在这里触摸历史,也能看到科技如何让传统文化“活”起来。正如居民们所言:“博物馆既是回望的镜子,也是前行的灯塔。”它展示了传统文化在现代科技的助力下,如何焕发新的活力,成为社区居民们共同的文化记忆。
    (通讯员单怡)
社会实践活动推荐
  • 红色沃土启心志,青春接续守记忆
  • 中国计量大学8月5日讯(通讯员 徐千惠)为赓续红色血脉、厚植家国情怀,2025年7月,中国计量大学“红色记忆守护”实践小队赴山西
  • 2025-08-09
    阅读
    扫一扫 分享悦读
    多彩大学生网公众号
    微信扫码关注多彩大学生公众号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