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9日上午10点,阳光洒在扬州市江都区的田野上,南京财经大学经济学院"才聚兴乡"实践团的6名成员已经整装待发。这支由经济学专业学生组成的团队,将在一天之内完成对江都区南渡村和浦东村两个农业社会化服务典型村的社会实践访谈调研,用青春的脚步丈量乡村振兴的实践路径。
晨访南渡:解码"智慧农机+小农户"的服务密码
上午10时,实践团抵达首站南渡村。这个拥有2900亩土地,12户农业大户,土地流转率达到99.5%的村庄,近年来通过"村集体+农机合作社"模式,实现了从传统耕作到现代农业的华丽转身。在南渡村党群服务中心,村党支部书带领5户经典农业家庭农场的项目负责人,向"才聚兴乡"实践团介绍南渡村公共化社会服务的基本情况。
据悉,南渡村土地流转的承包价格在800元一亩,较多年前地价有所上涨。社会化服务价格水平大致如下,无人机耕地50元一亩,机器插秧60元一亩,无人机撒肥6元一亩,雇佣农机手价格400元至600元一天。据了解,南渡村在农业公共社会化服务上存在一些问题,首先,南渡村土地仍有部分未流转,小户在田埂上种植豆子不便于大户的打药活动,其次,无人机等机械设备难以找到操作手,机械操作的培训和实践下田操作也存在很大差异,最后,南渡村农业社会化服务中大户总是在农忙时先抢收自家作物,导致需要购买服务的农户排队等收。
大农户建议,政府应该组织对农业社会化服务进行学习培训,大户之间互帮互助,错时农忙,提高南渡村农业高标准化的质量。
午后浦东:探访"全产业链服务"新实践
下午3时,实践团抵达1430亩土地,土地流转程度达到99%的浦东村。与南渡村不同,这个沿袭村以"农业服务企业+合作社"的模式闻名。刚下车,同学们就被眼前的景象震撼——成片的标准化农田中央,矗立着一座现代化的农业综合服务中心。
据悉,浦东村的土地流转承包价格在900元一亩,耕地,插秧,打药,施肥等农业社会化服务均以实际情况调整收费标准。浦东村机械化种植程度高,具有无人机,收割机等器械,社会化服务的服务增多购买减少。
在进行高标准化农业生产的过程中,浦东村同样存在一些困难。据了解,浦东村农药、化肥和社会化服务的价格都在上涨,而粮食是的价格没有太大涨幅,农户的净收入越来越少。
无人机的使用寿命短,一台无人机最多使用3年,维修的价格高,农户修不起,无人机的更新迭代也比较快。
此外,无人机操作需要专业培训,增加了人力成本。农户普遍反映,虽然机械化提高了效率,但高昂的维护费用和培训成本让他们感到压力重重。浦东村正积极寻求政府补贴和技术支持,以缓解这一困境。
浦东村的机械化程度高离不开政府的农业技术指导,大农户普遍表示,生产过程中的困难,都可以上报政府寻求指导服务。此外,APP农机云让农户能够线上寻求专家的指导帮助,让浦东村的农业发展朝着机械化,标准化的目标稳步前进。据了解,大农户和小农户之间有着帮助和扶持,促成了浦东村和谐健康的邻里关系。
调研数据显示:南渡村大农户之间互帮互助,合理利用社会化服务,实现错时农忙,而浦东村农户大户帮扶小户,实现大手拉小手,促进邻里关系的健康发展。
"今天走了两万步,晒黑了三度,但收获远超预期。"返程车上,队员们虽然疲惫却充满成就感。据悉,该团队还将继续跟踪调研江都区其他特色服务模式,最终形成完整的区域发展分析报告。
夜幕降临,调研车辆驶过连绵的稻田,车窗映出同学们认真整理资料的身影。0这一天的"双村调研"不仅是一次专业实践,更是新时代农科学子与乡村振兴的"双向奔赴"。正如南渡村口那条醒目标语所写:"把论文写在大地上",这些年轻的脚步正在丈量着农业现代化的未来之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