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2日至7月15日,为传播“两弹一星”精神,让年轻一代铭记科学家隐姓埋名、一生为国的崇高品格,增进大众对核事业、核工业的了解,山东航空学院“星”火“核”力宣讲团先后走进山东省潍坊市诸城市龙城中学、日照市岚山区第一中学、滨州市滨城区彩虹湖社区等地区开展了“两弹一星”主题宣讲活动。
走进龙城中学:核星热血铸国魂,双碳征程育英才
2025年7月12日,山东航空学院机场学院"星"火"核"力宣讲团在诸城市龙城中学开展了以“‘核’力碳达峰,助力碳中和”为主题的宣传活动。
宣讲会上,丁一赫通过钱学森、邓稼先等科学家的感人事迹,生动诠释了"两弹一星"精神中热爱祖国、无私奉献的核心内涵。他特别强调,当年科学家们冲破阻碍回国投身科研的爱国情怀,与当下青年投身“双碳”事业的使命担当一脉相承。
此外,丁一赫巧妙地将“两弹一星”精神与当代能源革命相结合。他指出:“核能作为清洁能源的代表,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攻克新能源技术难关,正需要传承当年科研人员不畏艰难、勇于登攀的精神品质。”这一新颖的解读引发了在场学生的强烈共鸣,现场互动气氛热烈。
此次宣讲活动不仅让同学们深入理解了"两弹一星"精神的时代价值,更激发了大家关注环保事业、投身科技创新的热情,为培养新时代青年的责任担当与科学素养注入了新的动力。
宣讲团成员丁一赫讲解“碳中和”。崔雪静 供图
走进岚山一中:危护核密燃星火,深传精神育栋梁
2025年7月14日,山东航空学院机场学院"星"火"核"力宣讲团为日照市岚山区第一中学的同学们带来了一场感人至深的郭永怀事迹宣讲会。
宣讲人王雨欣以“‘两弹一星’指什么?”问题切入,迅速聚焦学生注意力,引出郭永怀——唯一横跨核弹、导弹、卫星三大领域,并壮烈牺牲的元勋。
活动现场播放的珍贵视频将宣讲推向高潮。视频生动再现了1968年那个悲壮的时刻:郭永怀乘坐的飞机在即将降落时突发意外,危急关头,他与警卫员紧紧相拥,用血肉之躯保护关乎国家核事业的重要机密文件。当视频中响起“这是我国重要的核资料,我们不能让它给毁了,来,我们抱紧它!”的呐喊时,教室里鸦雀无声,许多同学的眼眶已经湿润。
在互动环节,王雨欣提出的“如果你们是郭永怀,最后的30秒会想说什么?”引发了热烈讨论。同学们纷纷举手发言,从“要为国家拼尽全力”到“这些数据比生命还重要,绝不能丢”的回答中,展现出了新时代青少年的责任与担当。
此次宣讲活动不仅是一次历史记忆的回溯,更是一场精神火种的传递。它让“两弹一星”精神从课本上的文字符号,化作了可触可感的信仰力量。宣讲团成员王雨欣分享郭永怀事迹。林秀婷 供图
走进彩虹湖社区:解码核辐射奥秘,护航少年成长路
2025年7月15日,山东航空学院机场学院"星"火"核"力宣讲团走进滨城区彩虹湖社区"滨滨"小课堂,为社区儿童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揭秘核辐射,点亮科学梦"主题科普活动。
宣讲团成员李怡雪通过互动问答的方式,以太阳辐射为例,结合香蕉、医疗X光等生活实例,生动讲解了核辐射的本质及其在自然界的普遍存在。在"我国的核辐射安全如何保障"环节,孩子们通过讨论了解到我国完善的环境辐射监测体系和先进的核安全技术。
活动特别设置了原创核能科普相声剧《我的冬天》,以寓教于乐的方式展示了核能在供暖、农业、医疗等领域的广泛应用。宣讲团还介绍了核技术在食品安全检测、癌症治疗等方面的贡献,帮助孩子们建立科学的核能认知。
此次科普活动通过趣味互动和情景演绎,不仅消除了孩子们对核辐射的认知误区,更激发了他们对科学探索的兴趣。宣讲团表示将继续开展此类科普活动,助力提升公众科学素养。
宣讲团成员李怡雪进行核辐射科普。李喆林 供图
据悉,“星”火“核”力宣讲团还将继续创新宣讲形式,针对不同年龄段学生特点,开发系列特色课程,让“两弹一星”精神在青少年心中生根发芽,为培养新时代科技人才厚植精神沃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