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赓续红脉促振兴 古田才溪绘新篇——看闽西老区如何以红为基,以新为翼促共富

发布时间:2025-07-17 阅读: 一键复制网址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发挥着关键引领作用。龙岩市上杭县的古田镇和才溪镇,作为中央苏区红色革命根据地的重要地标,正依托得天独厚的红色文化资源,擘画着新时代乡村振兴的崭新蓝图。近日,福州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赓续红脉守清廉,赋能乡村促共富”实践队深入两地学习调研,探寻革命老区乡村振兴新貌背后的发展动能。

红脉润古田 竹韵兴乡村

  实践队抵达的古田会议旧址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重要圣地,正是在这里,“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人民军队原则得以确立,一支新型人民军队由此诞生。当年革命先辈们熔铸的坚定信念、勇于探索和实事求是的精神火种,在如今的乡村振兴中传承不息。



                                                                             图为实践队聆听现场讲解 林佩涵摄

  在古田镇纪委书记潘艳玲等人陪同下,实践队走进乡村振兴典范竹岭村。近年来,这座村庄在“千万工程”以及“158”乡村建设工作机制引领下,已然焕发全新生机。据驻村工作人员刘怡萍介绍,竹岭村坚持因地制宜、创新发展,以党员带头推进“无裸房”整治和“微改造”工程,同步结合竹编传统技艺,既改善了乡村环境,又拓展出特色文旅产业,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振兴之路。漫步村内的乡土竹文化公园,竹笼凉亭、竹廊等多板块景观相映成趣,巧妙融合生态之美与文明乡风,成为该村全面振兴的一张亮眼名片。值得关注的是,竹岭村还将竹之“气节”与党的“纪律性”相融合,孕育出独特的廉竹文化。村内廉竹文化园设有廉政石刻等景观,同步推出“廉竹清风”旅游线路及“廉竹文化节”,探索形成“以竹养廉、以廉兴村”的特色治理模式。

红土孕才溪 产业聚民富

  实践队探访毛泽东才溪乡调查纪念馆,走进才溪苏维埃政府办公旧址、光荣亭以及列宁台等革命建筑群。才溪镇这片红色热土见证了毛泽东同志“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重要论断的诞生,镌刻着党求真务实、深入群众的初心印记。而今,这份红色基因紧贴时代脉搏,才溪镇在乡村振兴的新征程上续写着奋斗新篇。


                                                                      图为实践队队员学习展板内容 林佩涵摄

  溪北村是才溪镇经济发展的前沿阵地。实践队在镇党委组织委员温菊萍的陪同下,由机关党支部党员林宇涵带领,先后走访大坪果场、鸵鸟养殖基地和智慧果蔬基地。作为才溪镇的支柱产业,脐橙产业经过30余年发展,已形成年产1万吨,产值超5000万元的规模。鸵鸟养殖户刘晓泉介绍,鸵鸟浑身是宝,羽毛、蛋、肉均具有经济价值,基地销路稳定,未来计划融入观光旅游。智慧果蔬基地则按季种植应季果蔬,供游客采摘体验,有效扩大销路。过去,时任福建省委副书记的习近平同志曾三次来到才溪调研,作出“把培育特色产业作为带领村民脱贫致富的重要出路”的关键指示。如今,在溪北村乡村振兴产业孵化中心,实践队看到溪北村牢记总书记嘱托,以支部领办创建党群共富项目12个,年产值达1.1亿元;靠人才创办汇聚台湾创业青年50名,返乡大学生5名,乡村振兴特派员1名及党员创业示范户16个。围绕“三大中心+五大基地”,践行“六个共富”机制,让产业兴村的路子越走越宽。


                                                                         图为实践队体验鸵鸟喂养 林佩涵摄

实践踏红土 奋进续新篇

  为汲取奋进力量,实践队来到才溪镇曾坑村,重走毛主席调查路。实践队学红歌、练手语操,在红色旋律中感悟初心;重走山间小路、探访红军渡口,追寻先辈足迹;在“红领公社”打糍粑、磨豆浆,劳作间浸润着吃苦耐劳的底蕴;观看《毛泽东在才溪》的影片,重温革命历史。这些活动激励着实践队一以贯之传承好深入基层、调查研究、求真务实、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走好新时代长征路。



                                                                     图为实践队在曾坑村胜利桥合影留念 林佩涵摄

  实践队的古田、才溪之行,不仅见证了红色土地上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更深刻感受到老区人民传承红色基因、续写奋斗篇章的澎湃力量。两地以红色资源为根、以创新实践为笔,在乡村振兴的画卷上勾勒出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鲜活图景。未来,闽西老区必将在共富之路上书写更多新时代的红色传奇。



 
作者:陈凯烨 来源:福州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赓续红脉守清廉,赋能乡村促共富”实践队
扫一扫 分享悦读
  • 赓续红脉促振兴 古田才溪绘新篇——看闽西老区如何以红为基,以新为翼促共富
  • “青禾传绿意,实践传环保”——江苏省大学生在行动暨千乡万村环保科普行活动
  • 南京财经大学:“农品新生”团队深入调研容县沙田柚融入非遗文化
  • 边疆推普新路径:体育课堂“语言+”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