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广西师范大学乡产破局探索团|特色产业驱动乡村振兴的实践路径——基于广西师范大学乡村振兴驻点村的调研

发布时间:2025-07-15 阅读: 一键复制网址
         在国家大力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成为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关键路径。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强调,“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为乡村产业发展指明了方向。2025年7月6日,广西师范大学“乡产破局探索团”赴桂林市资源县社岭村,开展“特色产业驱动乡村振兴的实践路径”主题调研。团队聚焦当地高山冷水鱼养殖、竹笋加工等特色产业,旨在通过实地考察为县域特色产业融合发展提供实践参考,服务国家乡村振兴战略。
  调研团队首先探访了社岭村高山冷水鱼高密度养殖基地,养殖池的水引自山下泉水,清澈透亮。“以斑鱼为例,一个池子可养5000-10000斤斑鱼。”社岭村第一书记指着养殖池说,“高密度养殖的关键是水质,山里的泉水虽然好,但不够稳定,上次基地老板抽山泉水,恰好遇到山顶的矿山塌方,排污到下游,导致4万条鱼苗全部死亡。”据了解,该项目依托当地独有的高山泉水资源,上市前2-3个月进行高密度养殖,期间不投喂任何饲料,以此净化鱼体杂质,提升产品品质。养殖出的鱼类肉质紧实、口感鲜美,在市场中占据一定优势。同时基地设有专门的沉淀池,污水处理已初见成效,且获得了政府与高校的双重支持,各方正携手完善产业生态。

  接着,队员们来到广西师范大学投资兴建的竹笋加工厂。这座新建工厂虽未正式投产,但其内部的清洗、切分、烘干、包装、展示、储存六大功能区域规划清晰,分工明确。其中,烘干区的静电场烘干设备已完成安装调试,其工作原理是通过高压静电场使竹笋水分快速蒸发,较传统热风烘干能耗降低约25%,烘干周期缩短至12小时;包装区则联合广西师大设计学院参与设计,旨在突出产品特色。“六大功能区里,清洗区的毛刷清洗机、切片区的分级切菜设备还没到位,这两项配齐得12万元,资金到位后才能试生产。”社岭村第一书记坦言,工厂投产后计划先做竹笋干、竹笋酱,再逐步延伸产业链,以产业发展为引擎,带动村域经济实现整体提升。

  最后,团队走访了高山冷水鱼——虹鳟养殖基地。该基地坚持“生态优先”理念,利用天然高山泉水养殖虹鳟鱼。虹鳟鱼对水温极为敏感,严格要求水温5-19℃,独特的生长条件使其肉质鲜嫩无腥味。该基地是广西最大的虹鳟养殖基地,主要销售往两广地区。“前些年的暴雪让3个池子结了5厘米厚的冰,冻死了200多公斤鱼。”负责人指着池边的防冰设备说,“现在每到冬季要时刻关注水面结冰情况,及时破冰,保证池内氧气充足,加上山路运费比平原地区高30%,利润空间被压缩得厉害。”此外,该基地品牌影响力有限制约销售范围;产业模式单一,尚未形成三产融合格局,难以凝聚产业合力。不过,该项目采用了合作社的模式,在带动当地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发展壮大了村级集体经济。

  此次调研让团队深切体会到,乡村特色产业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在把握自然资源优势和外部支持带来的潜力时,也需正视技术、资金、市场等方面的短板。未来,需当地政府、企业、村民协同发力,加上社会各界的持续关注与助力,通过资源整合、思路创新,推动乡村特色产业提质增效,为乡村振兴注入持久动力。
作者:银晓妮 来源:广西师范大学乡产破局探索团
扫一扫 分享悦读
  • 福建农林大学安溪茶学院青春茶韵绘新篇
  • 美育润泽童心梦,巧手编织成长虹——宁波轨道交通职工子女暑期公益托管班美育课堂缤纷启幕
  • 山东理工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绘美逐梦·与美同行”实践服务队赴淄博市淄川区岭子镇中心幼儿园开
  • 榆林市绿色转型公众认知调查——超六成市民愿参与环保活动
  • 数字留史,艺建冶山:多维协同下的南信青年乡村振兴实践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