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9日,山西中医药大学“青助健康”三下乡实践团队在古交马兰镇中心小学活动室,用一张张承载时光的风景肖像照,一柄柄散发药香的养生经络捶开展了一场趣味横生的的实践活动。
镜头定格:圆一个迟来半世纪的梦 实践队员们在活动室内布置好简易的摄影棚后,按区域归类划分不同类型的背景墙,各项环节任务有序开展。老人们轮流坐上椅子,在快门声中留下人生第一张正式的照片。“老了老了,照出来不好看了”“眼睛不好了,看不清照片了”,起初,老人们担心和紧张的心情溢于言表,身体僵硬不知所措,实践队员一边调整姿势,一边和老人们唠家常,让原本还有些拘谨的老人渐渐扬起笑脸。
图为实践队员给老人挑选相片
巧手生香:一柄药锤敲响健康乡音 与此同时,另一群学生正被艾草清香包围。在活动室的长桌上,艾草、决明子等中药堆成小山,彩色粗布与木柄排列整齐。老人们手指翻飞,跟随实践队员缝制养生经络捶。手中沉甸甸的经络捶,不仅是中医药文化与传统技术的交融,更是将青春的热度锤进古老血脉,让关怀化作可触碰的温暖,一次次发出乡村振兴的时代强音。
图为实践队员和老人一起制作经络锤
指下春秋:坚守数日如一的温暖关怀 下午,实践队员继续前几日的脉诊活动,通过望、闻、问、切,初步诊断老人的病灶所在,认真记录老人的病史以及身体情况。“葱白和大枣一起泡水”“茴香籽煮水”实践队员一字一句给老人讲解着不同中药的价值与作用,通过药食同源的治疗手段,帮助老人调理身体,补气升阳,食补中亏。以专业态度引导老人理解中医“治未病”理念,调节作息、调理饮食,养肝护胃,保养身体。
图为实践队员为老人诊脉
用汗水浸润田间地头,用智慧点亮服务初心。在深入基层的历练中,实践队员持续深化学习,用心体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义。立足中医药文化根基,展现岐黄学子的独特风采与专业所长,坚持知行合一,在服务中辨识百草真知,在奉献里守护百姓安康,于实践中淬炼过硬本领,在奋斗中谱写青春华章。
作者:张子瑜
山西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