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塔里木大学人文学院以语为桥同心共言推广普通话志愿者小队赴新疆喀什阿克陶县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发布时间:2025-07-07 阅读: 一键复制网址
塔里木大学胡杨学子到新疆克州阿克陶县开展“推普助力乡村振兴”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为响应国家推广普通话的号召,助力乡村振兴与民族团结,2025年6月30日至7月8日,塔里木大学人文学院“以语为桥,同心共言”暑期社会实践团,深入新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阿克陶县玉麦镇阿勒吞其村,开展了为期9天的普通话推广及文化交流活动。此次实践活动聚焦当地村干部及青壮年劳动力,围绕四大核心内容展开。团队通过国家通用语言培训,从普通话基础知识到音变、朗读、命题说话等实用技能,系统提升学员的语言应用能力,每日的课程都针对性极强,从声母、韵母训练到音节辅导,循序渐进帮助当地村民掌握普通话技巧。同时,结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强化村民的国家认同与文化认同。
  一、田间课堂传“乡音”,普通话成致富“金钥匙”
  在阿勒吞其村的文化广场上,志愿者们化身“普通话老师”,结合村民日常生产生活场景,重点讲解农产品销售、电商直播等实用话术。
  值得关注的是,实践团还融入了AI技能应用宣讲,让村民了解智能技术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拓宽视野;此外,队员们积极参与当地民俗活动,在包尔萨克制作、民族舞蹈学习等互动中,深化文化交流,增进民族情谊。
  二、服务基层强纽带,语言相通凝聚振兴合力
  阿勒吞其村因地处偏远,普通话普及程度有限,制约了当地对外沟通与发展。此次活动中,实践团发挥专业优势——成员均具备普通话二乙及以上水平,且有维吾尔语基础,能与村民沟通。通过“白天帮工、夜晚授课”的模式,队员们既协助乡镇机关处理日常事务,又进入农户家中进行调查,覆盖50余人,结果显示,有85%以上的农户普通话表达能力较强。
  此次活动不仅是一次语言推广,更是一堂生动的民族团结实践课。推广普通话,不仅是语言的互通,更是思想的共鸣。活动通过语言赋能,让村民在产业发展中更有底气,为乡村振兴搭建起一座连接内外、凝聚力量的“连心桥”。
  文稿:曹晓艳、冶贵蓝
  摄影:梁俊梅、王天齐
作者:曹晓艳,冶贵蓝 来源:多彩大学生网
扫一扫 分享悦读
  • 【城理青年行】广州城市理工学院“创意小队”实践团赴汕头市澄海区探寻红木螺钿镶嵌装饰技艺非遗
  • 塔大学子三下乡|启程!“情暖童心,守护花开”志愿服务队为安居社区儿童开启“多彩暑假”!
  • 青春问诊基层脉搏:大理大学学子对话乡村健康“守门人”
  • 集美大学诚毅学院“红韵焕乡”实践队在龙岩永定开展红色文化传承与乡村振兴实践活动
  • 中南大学“2025萤火虫计划”青春筑梦支教团顺利开展“萤火耘心,与你同行”主题班会
  • “锦绣时光,蜀绣流芳”与“认知‘常’有爱,耄耋笑颜开”相得映彰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