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院第三届学雷锋志愿服务大赛
三月春风暖,志愿正当时。为赓续雷锋精神、凝聚生态共识,医学院临床24-9班的同学于3月20日发起“绿动未来,守护地球家园”雷锋月主题行动,通过清洁家园、签名承诺、科普宣传、知识宣讲四大维度,串联起一场全民参与的绿色接力。活动累计吸引几十位居民加入,用点滴行动诠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时代主题。
班级活动合影(摄影:王嘉乐)
一、清洁行动:俯身拾起文明,起身点亮春色
下午三点,身着红马甲的志愿者兵分三路,围绕老龙眼水库,手持夹钳、垃圾袋等工具,以“网格化覆盖”模式深入社区。他们躬身清理绿化带中的塑料包装、弯腰拾取步道缝隙的烟蒂,甚至借助长杆打捞景观池中的漂浮物,用实际行动践行雷锋精神,让社会充满正能量。
志愿者在细心打扫卫生(摄影:王嘉乐)
二、签名倡议:笔墨书绿意,众志护山河
在老龙眼湿地广场,三米长的红色横幅化身“绿色宣言墙”,吸引不同年龄段的居民驻足提笔。通过签名墙的形式,活动吸引了大量公众参与,唤起了更多人对环境保护的关注。许多参与者表示,签名不仅是一种承诺,更是一种责任感的体现,激励他们在日常生活中践行环保行动。活动还通过社交媒体传播,进一步扩大了影响力,引发了更多人对于绿色生活方式的讨论与思考。此次活动成功营造了全民参与环保的良好氛围,为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注入了新的动力。
活动现场居民签名(摄影:夏东阳)
三、手册传情:方寸纸页载乾坤,万家灯火种春风
“您知道咖啡渣能除异味吗?”“过期化妆品属于什么垃圾?“环保信使”们穿行于楼宇之间,将100份《生活垃圾分类宣传》手册送至居民手中。手册以“问题链”形式设计,辅以漫画图解和二维码延展阅读,让环保知识“看得懂、记得住、用得上”。72岁的张爷爷逐页翻阅:“原来垃圾分类还有这么多讲究,明天就试试!”
志愿者给居民讲解手册(摄影:夏东阳)
四、宣讲明理:以科学叩击心灵,用行动回应时代
“全球每分钟消失的森林面积相当于36个足球场”“每人每天减少1个塑料袋,一年可节省的石油能供汽车绕地球3圈”……在社区礼堂的环保讲堂上,夏东阳同学用震撼数据敲响警钟,更以“家庭碳足迹计算器”“新能源车充电桩地图”等实用工具点燃行动热情。互动环节中,同学们争相分享节水妙招:“淘米水浇花”“沐浴水冲厕”等生活智慧引发共鸣。

志愿者在宣传环保知识(摄影:王嘉乐)
从指尖到心间,承诺到习惯,这场持续4小时的环保盛宴不仅让社区焕发新颜,更在居民心中播下生态文明的种子。社区工作人员表示:“雷锋月是起点而非终点,我们将推出‘绿色积分超市’‘阳台菜园计划’等长效举措,让每一天都是‘地球日’,每个人都是‘行动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