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董会 韩善垚 朱文琦)2025年寒假,江苏科技大学海洋学院“印·界创想家”社会实践团队赴镇江市芦苇之家义工服务社与无锡市锡东高级中学,开展篆刻艺术与3D打印技术结合的文化活动。2025年1月7日下午,实践团队成员去往镇江市芦苇之家义工服务社开展篆刻名家讲座进行学习,深入了解篆刻历史以及3D打印知识,并动手参与实践。1月18日下午,实践团队前往无锡市锡东高级中学,向中学生深入讲解篆刻艺术的历史与技法,结合现代科技的力量,探讨如何让这一千年技艺在当代焕发新生。此次活动尝试了文化与科技的深度融合,旨在让古老的篆刻艺术在现代社会中找到新的生命。
篆刻名家讲座——在刀刻与数字之间寻找传承的路径
2025年1月7日,江苏科技大学“印·界创想家”社会实践团队来到了镇江市芦苇之家义工服务社,展开了一场篆刻艺术与现代科技的跨界活动。
图为曹胜家老师向“印·界”创想家实践团成员进行讲解。韩善垚供图
活动伊始,曹胜家老师并未急于讲解技法,而是从篆刻的历史谈起。篆刻,这一历经千年风雨的艺术形式,早已超越了单纯的装饰,成为文化传递的载体。
特别是在讲解“日庚都萃车马”朱文巨玺时,同学们感受到篆刻艺术是如何将历史的脉搏凝结于方寸之间。然而,如何在当代社会保持篆刻的生命力呢?3D打印技术的引入,为这门古老技艺提供了全新的表达方式。活动进入第二环节,实践团队学习了3D打印和软件设计篆刻的内容。在老师的指导下,实践团队成员亲自操作,对篆刻内容进行了创新设计。
通过这次实践,实践团成员们认识到传统艺术的传承不仅是对历史的复刻,更是对创新的不断追求。
高中宣讲活动——文化传承与科技共舞
1月18日下午,实践团队来到了江苏省镇江市锡东高级中学,继续进行篆刻艺术与3D打印技术结合的宣讲活动。得益于实践团成员的深入讲解,学生们了解了篆刻的历史起源与艺术技法的精髓。
图为“印·界”创想家实践团成员向中学生进行讲解。韩善垚供图
其中,真正引起学生们思考的是科技如何赋能传统艺术。团队成员们通过生动的讲解和示范,展示了如何借助3D打印技术呈现出更多维层次的艺术效果。
活动结束后,锡东高级中学的同学们纷纷表示,活动让他们意识到文化的传承在创新中找到与时代共振的方式。一位同学说道:“以前总觉得篆刻离我的生活很远,但现在可以更容易参与到这样的工艺创作令我十分惊喜。”
图为江苏省锡东高级中学学生听讲。韩善垚供图
通过这次宣讲,学生们不仅加深了对篆刻艺术的理解,也认识到了文化的真正生命力源自于不断的创新与再造。
文化的再生与责任——创新与传承的双重使命
通过亲身体验篆刻与3D打印的结合,团队成员们深刻感受到,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他们有责任继续肩负起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结合的任务。
图为讲座活动“印·界”创想家实践团成员合影。韩善垚供图
这次活动,不仅是对篆刻艺术的探索,更是对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反思与实践。通过不断创新与融合,传统艺术将在全球化的浪潮中发扬光大,成为连接历史与未来的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