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溱波传古韵,潼砖续新篇

发布时间:2024-09-21 阅读: 一键复制网址
一、实践背景
溱潼砖瓦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于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的溱潼古镇,它不仅是中国传统建筑材料的瑰宝,更是承载着深厚历史文化底蕴与时代精神的实物见证。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溱潼砖瓦,便可作为这一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
进入新时代,当高楼大厦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传统建筑材料似乎渐行渐远之时,溱潼砖瓦却以其独特的文化价值和历史意义,重新焕发了生机。它不仅代表了古代工匠对材料选择与工艺精进的极致追求,更成为了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让现代人在快节奏的生活中仍能感受到那份来自远古的质朴与宁静。
对于青少年而言,溱潼砖瓦不仅仅是一个学习古代建筑知识的窗口,更是一座激发爱国情怀、培养文化自信的灯塔。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寄语青年:“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科技就有前途,创新就有希望。”因此,青少年应当积极参与到溱潼砖瓦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中来,通过学习其制作工艺、了解其历史文化背景,增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以实际行动践行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与传承。
二、实践目的
在深入调研当代青年对家乡文化了解程度的基础上,我们深刻认识到加强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重要性。响应党的二十大精神号召,我们积极投身于以砖瓦制作为核心的非遗传统文化传承与弘扬的伟大事业中,旨在引导当代年轻人深刻理解并珍视本土文化瑰宝,从而树立并增添坚定的文化自信。通过一系列创新举措,如融合现代元素的文创设计、运用科技手段进行数字化展示与传播,以及组织丰富多彩的宣讲引导活动,我们不仅让古老的非遗技艺焕发新生,更有效促进了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为当地文化产业的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实现了传统文化保护与经济繁荣的双赢局面。
三、实践过程
(一)启程:非遗文化传承使命
洲南村溱湖砖瓦博物馆是一座集文化遗产保护、收藏、展示、教育、欣赏与研学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旅游博物馆。博物馆目前分为五个区域:静态展示区、露天展览区、文创销售区、文化体验区、土窑再现区。实践团队首先参观的是静态展示区,这里主要以砖雕技艺和砖窑历史文化为主,展出有溱潼古镇保留下来的各式各样的砖瓦式样:墙上照壁、淮脊雀尾、猫头滴水、磨檐博山,每块砖瓦上都有匠人精心雕刻的各式纹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较强的地方性,花色奇巧,却不见铺陈堆砌;意匠生新却不露斧斤痕迹。有圆雕、高浮雕、线刻和镂雕等手法,构图饱满、层次清晰、空间感很强。此外,馆内还有溱潼砖瓦制作流程、窑工号子等相关历史文化背景的介绍。
(二)砖窑体验:非遗技艺的亲密接触
探寻完砖瓦的一系列图案纹样、历史渊源与文化价值后,团队来到了砖窑体验馆。在这里,他们亲身体验了青砖制作的全过程。
在老窑匠周师傅的悉心指导下,团队成员正式开启了一场关于“泥与火”的艺术探索之旅。从取泥开始,每一步都充满了挑战与乐趣。造泥需要力量与技巧的结合,制坯则需要极高的耐心与细致。团队成员们或站或蹲,小心翼翼地将泥团捏制成坯,脸上洋溢着专注与期待。随着时间的推移,一块块形状各异的砖坯在他们的手中诞生,这些作品虽显生涩,却凝聚了团队成员的汗水与智慧。
随后的烧窑环节更是让人惊叹不已。周师傅带领着团队,一同见证了砖坯在熊熊烈火中脱胎换骨的奇迹。当一块块青砖从窑中取出,那种沉甸甸的质感和古朴的色泽,让每个人都为之动容。更有队员在青砖上亲手涂鸦彩绘,为这些古老的砖瓦增添了新的生命力和艺术美感。通过切身制作砖窑,团队成员感受到了制砖非遗传承技艺“瓦缶胜金玉”的无穷魅力,同时对后期博物馆大学生志愿讲解的开展、联合融创式非遗旅游开发与宣传、文创设计等有了新的感悟与构想。
(三)非遗寻访:老窑工的坚守与传承
除了砖窑体验,团队还走访了洲南村古建建材厂,这里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在那里,他们有幸见到了80岁的老窑工周志太先生。周老先生虽然已经年逾古稀,但依旧精神矍铄,对砖瓦制作技艺的热爱与执着令人敬佩。
在制窑区,周老先生亲自示范了制窑的全过程,他的每一个动作都显得那么娴熟而有力。同时,他还向大家讲述了自己从业六十年的点点滴滴,以及对非遗技艺传承的希望。最让团队成员动容的是,周老先生还即兴表演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窑工号子。那铿锵有力的歌声,在砖窑间回荡,让人深切感受到了老窑工们的坚韧与豪迈。
(四)古镇探寻:青砖古韵的历史回响
告别洲南村,团队又来到了溱潼古镇。漫步在青砖古巷之中,团队成员们仿佛穿越了时空,回到了那个青砖伴瓦漆、白马踏新泥的年代。他们寻访了千年前青砖建成的私塾古宅,那些斑驳的墙面、精致的滴水瓦当,无不透露着古人的智慧与匠心。在这里,他们不仅感受到了青砖古韵的魅力,更对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有了更深的思考。
四、实践成果
(一)高度融合“互联网+”,焕发传统文化新活力
在溱潼砖瓦文化传承的实践活动中,团队成员充分利用互联网平台的强大功能,通过高清图片、精致视频及直播等形式,记录并展示溱潼砖瓦从原料选取、手工制作到成品出炉的全过程,让这一古老技艺的精湛与魅力跨越时空界限,触达更广泛的受众。同时,实践团队将调研学习的内容形成新闻稿以及公众号推送。目前,团队成员撰写的稿件与制作的视频在人民日报、泰州市姜堰电视台姜堰新闻、姜堰日报、姜堰人民广播电台新闻、姜堰微视听公众号、姜堰微视听视频号、多彩大学生网等均有报道。
(二)未来展望:携手共创非遗新篇章
经过此次深入实践与体验,团队对溱潼砖瓦文化有了更为全面而深刻的认识。前期,团队已经开展了一系列线上调查,设计了logo、门票等文创周边,并进行了场馆志愿者讲解培训。经过此次实地考察,团队已初步设计了溱潼砖瓦博物馆的游览地图,日后将会进一步与溱潼砖瓦博物馆以及当地文旅进行深度合作,共同开发小程序、开创预约系统、策划情景剧演出、并展开自媒体宣传,构筑独特非遗融创式旅游体验,促进文旅融合发展。

五、感悟体会
在溱潼砖瓦传承的征途中,团队成员都收获了丰富的成果与深刻的体验。
首先,为深入探索溱潼砖瓦的奥秘,团队参观了溱湖砖瓦博物馆,领略了砖雕技艺和砖窑历史文化,以及溱潼砖瓦制作流程、窑工号子等相关历史文化背景的介绍;还前往了历史悠久的砖瓦工坊,向资深匠人虚心求教,亲手体验了从泥土到砖瓦的蜕变过程,极大地提升了实践能力和对传统工艺的美学鉴赏力;寻访千年前青砖建成的私塾古宅,那些斑驳的墙面、精致的滴水瓦当,无不透露着古人的智慧与匠心。在这里,成员们不仅感受到了青砖古韵的魅力,更对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有了更深地思考。
经过此次深入实践与体验,团队对溱潼砖瓦文化有了更为全面而深刻地认识。前期,团队已经开展了一系列线上调查,并进行了场馆志愿者讲解培训。经过此次实地考察,团队将会进一步与溱潼砖瓦博物馆以及当地文旅进行深度合作,共同开发小程序、开创预约系统、策划情景剧演出、并开展自媒体宣传,构筑独特非遗融创式旅游体验,促进文旅融合发展。
溱潼砖瓦历史悠久,这里是典型的“砖瓦之乡”,有“窑都”之称。精美绝伦的各式砖瓦是一代又一代溱潼人民劳动的成果,凝聚着古人的无穷智慧和结晶。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
传承之路非一朝一夕之功,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一定要守好文化根基,挖掘文化内涵,怀持之以恒的热情与耐心。在每一次的实践中,团队成员们不断积累经验,提升自我,力求将溱潼砖瓦的文化精髓传递给更广泛的人群。这段旅程,不仅让他们深刻认识到文化传承的重要性,更在砖瓦的堆砌中找到了心灵的归宿与文化的自信。总之,溱潼砖瓦的传承 ,不仅是技艺的传递,更是文化的传承与发扬,为生活增添了无限的文化韵味与精神财富。
作者:姜正锴 鲍涵 来源:多彩大学生网
扫一扫 分享悦读
  • 护佑童心向前 奉献青春力量
  • 护佑童心向前 奉献青春力量
  • 为了守护儿童的童心,关爱儿童助力成长,协助幼儿园开展教育工作,奉献青春力量。“向阳而生”实践团成员于2024年6月30日-2024年7月6日
  • 09-20
  • 时代浪潮下的文化守望:广东食品药品职业学院“以数赋智·筑梦乡村”百千万工程突击队点燃漆扇非
  • 以青春力量续写乡村教育新篇章!广东食品药品职业学院青年学子在蕉岭点燃航天梦想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信控学院赴陕西省西安市鄠邑区调查秦岭生态环境考察暑期社会实践团前往秦岭地区
  • 传承厚生者风采,感悟教育家精神——南师校史馆访研顺利进行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