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时代浪潮下的文化守望:广东食品药品职业学院“以数赋智·筑梦乡村”百千万工程突击队点燃漆扇非遗传承之火

发布时间:2024-09-20 阅读: 一键复制网址
(通讯员 黄敏娜)在快速变迁的时代浪潮中,科技日新月异,文化百花齐放。为深入推进广东“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建设,2024年7月16日,广东食品药品职业学院“以数赋智,筑梦乡村”百千万工程突击队,深入梅州市蕉岭县蓝坊文化中心,开展了一场意义非凡的非遗漆扇制作体验活动。此次活动,不仅是一次对传统手工艺的传承实践,更是对乡村文化在现代化进程中坚守与创新的深刻探讨。
图为队员为当地留守老人讲解非遗漆扇的照片。通讯员 陈伟嘉 摄
在日益发展的今天,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遗产,是我们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重要基石。非遗漆扇,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其制作工艺精湛、文化内涵深厚,是中华文化多样性和创造性的生动体现。此次活动,正是站在时代的高度,响应国家关于“文化自信”和“乡村振兴”的战略号召,旨在通过实际行动,唤醒社会对传统文化的关注与尊重,推动乡村文化的复兴与发展。
图为队员们的准备工作场景。通讯员 陈伟嘉 摄
在蓝坊镇这片充满故事的土地上,留守老人是乡村文化的传承者、见证者。他们见证了岁月的变迁,承载着乡村的记忆与情感。通过组织非遗漆扇制作体验活动,突击队为老人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交流技艺的平台,让他们在参与中感受到文化的价值与魅力,同时也为他们孤独的生活增添了一抹亮色。更重要的是,这样的活动激发了老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自豪感与认同感,为乡村文化的传承注入了新的活力。
图为队员为留守老人展示如何制作非遗漆扇的照片。通讯员 陈纪婷 摄
图为队员们教老人制作非遗漆扇的场景。通讯员 陈纪婷 摄
在传承非遗漆扇制作工艺的同时,队员们也注重将其与现代设计理念相结合,探索传统文化的创新之路。通过引导老人们尝试不同的色彩搭配、图案设计,鼓励他们在尊重传统的基础上融入个人创意与情感,使非遗漆扇焕发新的生命力。这种传承与创新的结合,不仅让非遗文化更加贴近现代生活,也为乡村文化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益的思路。
图为老人亲手制作非遗漆扇的场景。通讯员 李嘉慧 摄
当一把把色彩斑斓、独具匠心的漆扇在老人们手中诞生时,整个文化中心洋溢着欢声笑语。老人们手捧着自己的作品,脸上洋溢着满足与自豪的笑容。他们相互欣赏、交流心得,这份由自己亲手创造的美丽,不仅是对传统文化的致敬,更是对自我价值的肯定。
                                                                   
图为老人展示自己制作的非遗漆扇的照片。通讯员 李嘉慧 摄

图为晾晒非遗漆扇的照片。通讯员 马敏璇 摄
此次非遗漆扇制作体验活动,不仅让留守老人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更在他们的心中种下了一颗颗热爱生活、追求美好的种子。百千万工程突击队的成员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文化传承,温暖相伴”的真谛,让爱与关怀在蓝坊这片土地上生根发芽,绽放出最绚烂的花朵。未来,队员们仍继续携手前行,在传承与创新的道路上,共同书写更多关于爱、关于文化、关于希望的动人篇章。                        
  
   图为以数赋智·筑梦乡村队的大合照。通讯员 马敏璇 摄

在蓝坊镇与留守老人共同经历的非遗漆扇制作体验活动,给队员们带来了深刻的启示。他们清楚地明白,新时代的青年在保护文化遗产、传承历史使命的道路上,肩负着不可推卸的重要责任。每一位留守老人都是乡村文化的宝藏,他们的存在和传承是中华民族深厚文化底蕴的生动体现。这些老人见证了岁月的沧桑巨变,他们所承载的记忆与情感,是乡村文化的灵魂所在。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至关重要。作为新时代新青年应积极投身于乡村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工作,让更多像蓝坊镇这样的乡村文化绽放光芒。以此次活动为起点,队员们会不断努力,用实际行动诠释新时代青年的担当,为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贡献青春力量,助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作者:黄敏娜 来源:黄敏娜
扫一扫 分享悦读
  • 时代浪潮下的文化守望:广东食品药品职业学院“以数赋智·筑梦乡村”百千万工程突击队点燃漆扇非
  • 以青春力量续写乡村教育新篇章!广东食品药品职业学院青年学子在蕉岭点燃航天梦想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信控学院赴陕西省西安市鄠邑区调查秦岭生态环境考察暑期社会实践团前往秦岭地区
  • 传承厚生者风采,感悟教育家精神——南师校史馆访研顺利进行
  • 结束|杭州职业技术学院彩虹鱼康复护理学院“相伴同心 薪火童行”实践小分队:守护“折翼”天使儿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