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7月11日至24日,中国人民警察大学“城市‘智’理 别具‘警’色”国家级社会实践重点团队,分别前往浙江省杭州市公安局、江苏省无锡市公安局、广东省广州市公安局开展科技赋能城市治理的相关调研活动。
“e”路守护平安——无锡
社会实践重点团队的第一站来到了江苏省无锡市公安局。调研团队首先参观了无锡市公安局交警支队“e路通”全链条交通事故处理机制系统,和城市交通大脑运行机制平台,切身体会到了科学技术对城市交通建设的巨大推动力。
下一站,实践团队观摩了“鹰巢”无人机自动巡航系统,并亲身体验试飞“空中警察”无人机。之后,实践团队参观了华庄派出所“太湖e警”服务中心和无锡市公安局食品药品和环境犯罪侦查支队。
“管家”便民利民——杭州
下一站实践团队来到杭州市公安局,参观“警察叔叔”APP后台建设,深感科技赋能社会治安防控的非凡力量。当天下午团队来到西溪湿地派出所,学习当地生态警务建设机制及其成效。
此外,团队还在杭州市公安局萧山分局参观了钉管家系统,体验到了该系统在登记实有人口和进行实有人口管理功能的强大。此最后,实践团队还参观了萧山分局云啸研究院和全域感知数字驾驶舱,感受指挥、数据、管理和手段相互融合,科学技术在为平安社区保驾护航的重要作用。
AI全面服务——广州
最后一站,团队来到广东省广州市。第一天团队来到越秀区,参观学习智慧社区IOC平台,了解数据共享模式和AI算法应用。
第二天团队来到天河区初次了解国企赋能城市治理的概念,学写了“国有企业+村集体经济”合作共建模式。第三天团队在白云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观摩智慧城市大赛,对科技赋能城市治理有了更多理解。
三个城市的无数案例无不在向实践团队成员展示了科技赋能城市治理的优秀成果,无论是城市交通建设、新型智慧警务还是智慧社区全覆盖,无锡、杭州和广州都为城市治理书写了各具特色的科技新篇。
此次调研活动让社会实践团队体会到科学技术为城市治理形成的巨大推动力,也在活动中开阔了眼界、锤炼了本领,为预备警官全身心投入到日后的工作学习中增添了信心和动力。
实践感悟
此次社会实践活动使我受益匪浅。实地参观了无锡市公安局等地,亲身体验无人机技术、食品药品安全检验等,智能化的交通系统、综合一体的公安业务服务、智能的“空中警察”无人机,都让我感受到科学技术在城市治理中起到的巨大推动力,我也从中深切体会到了科技力量的伟大。此次活动开阔了我的眼界,让我从中收获颇丰。我坚信在科学技术的持续赋能下,城市建设会越来越好,发展越来越快。
——实践团队无锡分队成员 陈力瑜
在这次实践中,我看到的一些一体化的信息管理数据库已经实现了多维度的信息共享。这种将最前沿的科技运用到一线的事实,正是目前的科技应用发展方向,也是科技理念取得的进步表现。通过这一次的实践学习,也进一步激发了我学习的动力。
此外,通过与不同背景的人交流,我学到了如何更好地与人沟通和协作,学会倾听和理解他人的想法,是我这次实践中获得的宝贵财富。这不仅仅是一个技能的提升,更是对我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一种拓展。
这次社会实践让我学会了如何在多元化的环境中寻找共识,推动合作。这将是我未来学习和生活中宝贵的经验。
——实践团队广州分队成员 韦坤宏
在浙江省杭州市的实践调研中,我深刻感受到了前沿科技在推动城市治理现代化中的巨大潜力与成效。从“警察叔叔”APP的便捷服务,到西溪湿地生态警务的创新实践,再到全域感知数字驾驶舱的高效运作等等,这些智慧警务的亮点不仅彰显了科技在提升警务效能、优化资源配置方面的巨大潜力,还显著增强了安全防范能力,促进了警民之间的无缝互动,为国内其他省市县区提供了可借鉴的样板案例。科技赋能有力地推动了警务工作的智能化、现代化转型,极大地提升了公安机关的新质战斗力,为城市的社会稳定与公共安全构筑了坚实的防线。
——实践团队杭州分队成员 赵子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