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全国城乡基层老年“幸福食堂”以其创新的运营模式与深切的人文关怀,打造养老服务新模式,呈现蓬勃发展的趋势,舟山市也将“幸福食堂”建设作为重点民生项目之一。为了深入了解舟山市“幸福食堂”的建设现状,浙江海洋大学“老有康养,以食养民”调研团于2024年7月11日-7月30日开展了为期20天的调研活动,调研团通过深入基层、贴近实际的方式,调查老人们的体验与意见,助力“幸福食堂”长效发展。
图为调研团在幸福食堂(绿岛店)前的合照
一、温暖小食堂,幸福大民生
在7月12日—7月20日,调研团走访北门店、如心店等十家幸福食堂,实地考察食堂的基础设施、服务状况,并就餐厅的建设历程、顾客流量、送餐服务等问题对负责人进行采访。
其中,幸福食堂(南门店)是定海区目前已开业的“幸福食堂”中最大的,餐厅分楼上楼下2层,可同时满足120个人用餐。餐厅贴心地做了适老化软化防摔处理,整体就餐环境干净整洁。调研团有幸采访到了该店的负责人。据负责人介绍道,该店于2022年12月21日正式开业,供应一日三餐,客流量大,尤其是中午十一点左右。在菜色搭配上每天推出不少于素菜8个、荤菜8个和羹2个等等,荤素齐全、营养均衡、色味俱佳,深受老年人的欢迎。考虑到就餐的多为老年人,餐厅多选用软糯的食材,增加烹饪时长,方便长者用餐。另外,菜价普遍低于市场价的10%-15%,老年人及低保人员还享有专属优惠。该店旁还设有“幸福驿站”,可以不定期为老年人及社会各层面人群提供服务,让大家“食有所依、助有所乐”。各家幸福食堂风格迥异但大多干净整洁,服务热情,经营者们用言行让调研团感受到他们的敬老爱老之心。
图为幸福食堂(北门店)负责人竺女士热心地向调研团队成员们讲解“幸福食堂”的起源、发展和现状
二、知老者之思,为老者服务
此前,调研团成员结合采访状况,制定了两份针对不同人群的调查问卷,分别面向中青年人和老年人,问题涉及价格优惠、就餐评价、就餐影响等多方面。在7月21日-7月30日,调研团不仅重返幸福食堂采访老年顾客,还来到海山公园、绿岛社区等地发放问卷,听取广大市民的意见。
在幸福食堂内就餐过的食客对于食堂的食品健康,菜品口味,服务态度以及就餐环境等都给出了很高的评价和肯定,显示出幸福食堂在食客心目中的良好形象和口碑。一位经常光顾如心店的老顾客表示:“这里的环境非常干净,吃饭的时候也很方便,每次来都能感受到他们的用心。”也有一些居民对幸福食堂并不了解,调研团则从优惠政策、运营模式、服务覆盖范围、菜品与价格和其他服务等方面做了详细介绍,大家纷纷表现出对幸福食堂的极大兴趣和由衷肯定。此外,还有人建议幸福食堂可以给老年人更丰富更完善的服务,例如给腿脚不便的老人送餐上门服务,除就餐期间以外提供场地给老年人看书下棋等等。
总体来说,几家幸福食堂在各方面都做到了从中老年人出发,为人民服务这一宗旨,大大提升了中老年群体生活幸福感。政府可以继续加大优惠政策的力度,食堂也需进一步提升服务质量,继续保持顾客的满意度,同时加强宣传,让老年人及其他特殊人群可以感受到政府及社会的更多帮助与温暖。
图为调研团成员发放问卷
图为调研团成员采访就餐的食客
三、协老扶老,安度康年
前期的实地调研使团队成员对幸福食堂的建设实效、老人的境况与需求形成更深的认识,也萌生了让相关政策惠及更多老人的想法。因此,7月28日中午,调研团来到双桥街道老年活动中心进行宣讲活动,在社区帮助下向老人介绍政府的养老政策和“幸福食堂”政策。团队成员选择用舟山方言宣讲,力求让老人们清楚地了解相关内容。现场座无虚席,反响热烈,落座的老年人纷纷点头,给予对政策的肯定和支持,这场宣讲也得到了社区工作人员的认可。在宣讲结束后,调研团也主动走到老人身边,为老人们答疑解惑,不少老人都认为经过这次宣讲,对政府如今的养老优惠政策有了一定的了解。
图为调研团成员向老人介绍政府的养老政策
“幸福食堂”是我国养老服务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幸福食堂用真心面向社会服务,让老人感受来自社会的关怀,在一日三餐中彰显“孝”的精神。随着相关政策的不断完善,相信会有更多的“幸福食堂”开花结果,让更多年轻人关注老人,为更多老人带去幸福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