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大学生进社区

发布时间:2024-09-02 阅读: 一键复制网址
大学生进社区社会实践调研报告
摘要:对于大学生而言,社会实践是大学课外教育至关重要的一环。通过社会实践,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到本专业与各行业的相容之处,同时帮助我们增长课外知识与社会技能,为日后的就业提供良好的前提基础。我抱着如上的心态,回到家乡,利用今年暑假的时间,深入社区,参与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此次社会实践活动不仅让我对社区工作有了更加全面和深入的了解,还在实践中锻炼了我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收获了宝贵的经验和感悟
关键词:计算机学科知识 社区服务 有机结合 创新 自我能力
一、实践背景与目的
社区作为城市的基本单元,是居民生活的重要场所,也是社会治理的基石。然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社区面临着诸多挑战。首先,人口老龄化问题日趋严重,老年人口比例不断增加,导致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需求急剧上升,对社区资源和服务体系形成了巨大压力。其次,环境污染问题也不容忽视,工业废气、生活垃圾等对居民健康和生活质量造成了不良影响。此外邻里关系的疏远和社会互动的减少,使得社区的凝聚力和归属感逐渐减弱,社区居民之间的互助和支持也变得更加困难。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居民生活质量,也对社区的长远发展构成了威胁。如果不能及时解决,将会进一步加剧社会的不稳定因素。因此加强社区建设,提升社区治理水平,成为当前社会发展的重要任务。
此次实践,我们秉持着以上初衷,走入了陕西省宝鸡市金台区十里铺街道宏文路西社区。首先是了解社区现状:通过实地走访和调研,了解社区的基本情况、存在的问题以及居民的需求和期望。实际走访社区,可以收集第一手资料,深入了解居民的生活环境、经济状况、教育水平和健康状况。调研过程包括问卷调查、面对面访谈和数据分析,能够帮助我们发现社区中存在的具体问题,并了解居民对社区发展的期待和需求。
其次是提升实践能力:通过参与社区工作,锻炼自己的组织协调能力、沟通表达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在策划社区活动时,需要进行资源配置、时间管理和团队协作,这些都能提高我们的组织协调能力。与社区居民的互动交流,有助于我们提升沟通表达能力,并在实际问题中寻找解决方案,增强应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通过服务社区,培养关爱他人、奉献社会的精神,增强自己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在服务过程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帮助他人的快乐,并认识到自己在社会中所承担的责任。这种亲身参与和实际贡献的经历,不仅能提升我们的社会责任感,还能让我们更加关注社会问题,激发我们为社会发展做出贡献的动力和热情。通过社区服务,我们逐渐成长为有担当、有责任感的社会成员。
二、实践内容与过程
1.社区调研与需求分析
在实践初期,我首先联系了社区居委会,得到了他们的热情接待和大力支持。在居委会的指导下,我制定了详细的调研计划,并开始对社区进行全面调研。通过发放问卷、个别访谈和实地观察等方式我收集了大量关于社区现状、居民需求以及存在问题的第一手资料。调研结果显示该社区存在以下问题:环境卫生状况不佳,部分区域存在垃圾乱扔和绿化带破坏现象;老年人口比例较高,但社区养老服务设施不完善,老年人生活不便;邻里关系疏远,居民之间缺乏有效沟通和交流。针对这些问题,我与居委会共同制定了解决方案,并决定在接下来的实践中逐步实施
2.社区环境整治
针对环境卫生问题,我与社区志愿者共同开展了一次环境整治活动。活动中,我们分组行动,进行了全面的垃圾清理,包括公共区域和隐蔽角落。同时,对绿化带进行修剪和补植,确保其美观和健康。在此过程中,我们还积极向居民宣传环保知识,倡导大家参与维护社区环境。我们通过发放宣传手册和进行面对面的讲解,向居民讲述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和节约资源的必要性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社区环境得到了显著改善,居民的生活质量也得到了明显提升。这次活动不仅美化了社区,还增强了居民的环保意识,营造了更加宜居的生活环境。
3.养老服务提升
针对老年人口比例高、养老服务设施不完善的问题,我与居委会起策划了一系列养老服务活动我们邀请了专业的医护人员为老年人进行健康检查和咨询服务;组织了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如太极拳,舞蹈等,丰富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还开展了老年人互助小组活动,让老年人在相互帮助中感受到社区的温暖和关怀。这些活动不仅提高了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也增强了他们对社区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4.邻里关系促进
为了增进邻里之间的了解和友谊,我策划并组织了多场邻里活动我们举办了社区运动会、才艺展示、节日庆典等活动,为居民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交流互动的平台。通过这些活动,居民们有了更多的机会相互认识和了解,邻里关系得到了显著改善。同时,我还建立了社区微信群和QQ 群等线上交流平台,方便居民们随时随地进行沟通和交流。
5.社区宣传与教育
为了提升居民对社区工作的知晓度和满意度,我积极参与了社区宣传与教育工作。我制作了宣传海报和手册,并在社区内广泛发放;利用社区公告栏和社交媒体平台发布社区动态和好人好事还组织了多场居民大会和座谈会,听取居民的意见和建议,并及时向居委会反馈。这些工作不仅增强了居民的归属感和认同感,也促进了社区文化的传播和发展。
三、实践收获与感悟
1.对社区工作的深入了解
通过这次实践,我深刻认识到社区工作的重要性和复杂性。社区工作者需要具备高度的责任心和奉献精神,才能为居民提供优质的服务。同时,我也了解到社区工作中存在的诸多挑战和困难,如资金短缺、人力不足、居民参与度不高等问题。这些问题需要政府、社区、居民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才能得到有效解决。
2.实践能力的提升
在实践中,我锻炼了自己的组织协调能力、沟通表达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我学会了如何制定详细的计划和方案,并带领团队高效地完成任务;我也学会了如何与不同背景的人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交流,化解矛盾和纠纷;我还学会了如何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保持冷静和理智,寻找最佳的解决方案。这些能力的提升将对我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产生积极的影响。
3.社会责任感的增强
通过服务社区,我深刻感受到了社会责任的重要性。作为大学生我们不仅要学好专业知识,还要关注社会热点问题,积极参与公益事业,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在实践中,我结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和伙伴,我们一起为社区的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这些经历让我更加珍惜现在的学习机会和未来的职业发展机会,也让我更加坚定了为社会做出贡献的决心和信念。
4.深化的人际交往与情感共鸣
在社区实践的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了人际交往的魅力和价值,与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不同背景的居民交流,让我学会了如何跨越代沟,倾听他人的故事,理解他们的需求与困境。这些经历不仅丰富了我的人生阅历,也让我更加懂得尊重与包容的重要性。通过共同参与社区活动,居民们之间建立了深厚的情感纽带,我也从中感受到了人与人之间的温暖与关怀。这种情感共鸣让我更加坚信,通过我们的共同努力,社区可以成为一个更加和谐、温馨的大家庭。
5.创新思维与问题解决能力的锻炼
面对社区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我意识到传统的解决方式可能并不总是有效。因此,在实践中我尝试运用创新思维来寻找新的解决方案。例如,在推广环保知识时,我结合当下流行的社交媒体平台,制作了短视频和图文并茂的推文,以更生动、有趣的方式吸引居民的注意力。这种创新方式不仅提高了环保知识的传播效率,也增强了居民的参与度和认同感。此外,在处理邻里纠纷时,我也学会了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寻找双方都能接受的解决方案。这些经历让我更加自信地面对未来的挑战,相信只要勇于尝试、不断创新,就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
 
作者:吴滢羽 连长亮 来源:江西财经大学
扫一扫 分享悦读
  • 大学生进社区
  • 对于大学生而言,社会实践是大学课外教育至关重要的一环。通过社会实践,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到本专业与各行业的相容之处,同时帮助我们
  • 09-02
  • 安全教育进校园,带来别样的暑期夏日小课堂
  • 回顾昆山峥嵘往昔,造就未来辉煌成就
  • 观昆山发展成果之路 叹科技进步辉煌成就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