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传承红色基因、用好红色资源的号召,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计算机学院“闻声寻迹”社会实践队在辅导员李可欣老师的指导下,前往辽宁省大连市旅顺口区进行实地考察,旨在弘扬红色文化,激发青年学子的爱国情怀和历史责任感。
实践队以闻一多先生的《七子之歌》为背景,深入探索旅顺日俄监狱旧址博物馆,通过实地考察,让队员们深刻理解近代中国历史中的屈辱与抗争,以及祖国在历史悲壮时刻的强大复兴。旅顺日俄监狱旧址博物馆作为重要的红色教育基地,见证了日俄战争中中国的军事和外交困境,以及近代工商业的兴起与中共早期活动。
旅顺日俄监狱旧址博物馆位于大连市旅顺口区向阳街139号,这座具有119年历史的建筑群,以其原始状态保留至今,成为党员群众了解党史、培养爱国情怀、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场所。博物馆内,高墙、检身室、刑讯室、绞刑室以及狭窄的监狱走廊,无不诉说着历史的沉重。
博物馆副馆长周爱民表示,博物馆的陈列工作坚持以大量历史资料和调查为基础,采用原始状态的陈列方式,让参观者在参观中思考。旅顺日俄监狱由俄国始建,后由日本扩建,曾是监禁、迫害、屠杀中国人民和国际进步人士的人间地狱。1971年7月,经过修复后向社会开放,1988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实践队员们在参观过程中深受触动,纷纷表示,旅顺日俄监狱旧址博物馆不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警世的钟声。队员们在留言簿上留言,表达了对祖国的热爱和对历史的深刻感悟。通过此次实践活动,实践队员们不仅加深了对甲午战争这段历史的了解,也深刻认识到红色教育的重要性,为当代青年学生提供了一堂生动而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课。队员们表示,将把此次实践活动的所见所感带回学校,与更多同学分享,共同学习,共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