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安全教育进校园,带来别样的暑期夏日小课堂

发布时间:2024-09-01 阅读: 一键复制网址
  在炎炎夏日,浙江海洋大学红十字会“小岛你好——红十字点亮小灯塔”实践团在浙江省红十字会一级应急救护师陈晓燕老师的带领下先后来到了舟山市六横岛、普陀区、嵊泗县、金塘岛的多所中小学校,为当地的中小学生提供了全方位的生命安全知识教育,旨在增强中小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小岛你好——红十字点亮小灯塔”实践活动的核心主题为“生命安全教育”,其涵盖了“120”急救电话的正确拨打、常见创伤处理、气道异物梗阻、防踩踏、防溺水安全教育等多块内容。在课程开始前,实践团成员们提前到现场布置救生设备,检查演示设备,确保一切正常。在课程开始后,实践团成员先从常见的安全标识讲起,通过展示危险标识,学生能够直观地认识到各种潜在的危险,在日常生活中更加警觉,主动避免接触危险物品和靠近危险场所。随后,志愿者又请现场的小朋友模拟120急救电话的拨打,在模拟过程中,学生可以亲身体验到紧急情况带来的压力,从而学会在紧张的氛围下保持冷静,清晰地表达关键信息。
  紧接着,实践团成员又讲解了如何处理日常生活中会遇到的鼻出血、皮肤擦伤、烫伤,以及被动物咬伤等常见创伤处理。实践团成员先让小朋友结合自身遇到的各类受伤情况经历,讲述自己的处理方法。在这个过程中,实践团成员发现大多数小朋友的操作并不正确,都采用了错误的做法,例如在对鼻出血的处理上,小朋友们都采取了仰头用纸塞鼻的错误做法,而不是微微前倾身体,低头,用大拇指和食指轻轻捏住鼻翼两侧的正确做法。实践团成员及时对小朋友的错误做法进行了纠正和补充说明。同时,根据近几年一些危险新闻报道频次的增加,实践团成员又专门给小朋友们演示了如何正确处理气道异物梗阻,详细介绍了背部叩击法、海姆立克法的操作要领。在防止踩踏事件的演练中,全体小朋友们相互之间默契配合,运用人体麦克法化解拥堵,成功疏散。
  接下来迎来了最为关键的部分——防溺水安全教育。夏日炎炎,水域成为了人们消暑的好去处,与此同时,溺水的危险也如影随形。针对这一现实,实践团成员通过生动的案例、形象的图片和视频,向学生详细介绍了溺水的危害、预防溺水的措施以及溺水后的自救和互救方法。志愿者特别强调如果遇到有人溺水,要选择岸上救援,不要冒然下水施救而应该及时拨打报警电话。
  同时,实践团要求小朋友们一定要牢牢掌握岸上救援的“叫、伸、抛”原则和自救技巧。最后,小朋友们在实践团成员帮助下进行了防溺水技能大比拼,让小朋友们在模拟的情境中掌握正确的自救互救技能。“小岛你好——红十字点亮小灯塔”实践团坚持“讲课+实践”的教学模式,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奇思妙想应急小技巧,巩固救援技能。
  在防溺水这场持久战中,每个人都是守护者。浙江海洋大学“小岛你好—红十字点亮小灯塔”实践团成员们也希望通过他们的努力,能够切实减少悲剧和危险的发生,他们呼吁全社会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将防溺水安全教育进行到底,让清澈的水域不再成为危险的陷阱,而是孩子们快乐与幸福的摇篮。
作者:多彩大学生网 来源:多彩大学生网
扫一扫 分享悦读
  • 安全教育进校园,带来别样的暑期夏日小课堂
  • 回顾昆山峥嵘往昔,造就未来辉煌成就
  • 观昆山发展成果之路 叹科技进步辉煌成就
  • 探寻与时俱进昆山路,绘就美好青春新征程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