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助力乡村振兴 —— “三下乡”牛业社会实践纪实
2024年7月17日,一支由云南财经大学学生组成的三下乡实践团队——牛业兴旺帮扶团奔赴云南省昭通市镇雄县邵林村张家坳口社,开展了一系列以牛业为主题的实践活动。此次活动旨在通过实地调研、技术指导和政策宣传,为农村牛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助力乡村振兴。
据调查70余户人家,养牛的有15户,黄牛总数统计120余头。一进入养殖场,他们就被忙碌而有序的养殖场景所吸引。在养殖人员的带领下,实践团成员们近距离观察了牛群的日常生活,亲手参与了喂养、清理牛舍等工作,亲身体验了养殖人员的辛勤劳动。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团队成员发现了一头出现拉稀症状的母牛。经过仔细观察和询问,他们初步判断该牛可能患有消化道疾病。为了准确诊断并治疗该牛,实践团成员立即与养殖场的兽医合作,对母牛进行了全面的体检。通过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实践团成员们最终确诊该牛为细菌性肠炎,并制定了针对性的治疗方案。他们协助兽医为母牛注射了抗生素,并调整了饲料配方,增加了易于消化的饲料比例。在团队成员和兽医的共同努力下,母牛的病情迅速得到了控制,并逐渐恢复了健康。这不仅展示了实践团成员们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更凸显了他们在面对实际问题时的冷静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这次实践,他们深刻体会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也更加坚定了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的决心。在实践过程中,实践团成员们不仅学习了肉牛养殖的专业知识,包括饲料配比、疾病预防、养殖周期等,还与养殖人员深入交流,了解了他们在养殖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和挑战。针对这些问题,实践团成员们运用所学专业知识,提出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和建议,得到了养殖人员的高度认可和赞赏。此外,实践团还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对肉牛养殖产业进行了深入的调研和分析。他们发现,虽然当地肉牛养殖资源丰富,但存在养殖技术落后、销售渠道不畅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实践团成员们提出了一系列改进措施和建议,包括引进先进养殖技术、拓展销售渠道、加强品牌建设等,以期推动当地肉牛养殖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针对养殖户普遍存在的养殖技术难题,实践团队邀请了畜牧业专家进行现场指导。专家们就牛的品种改良、饲养管理、疫病防控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讲解,并现场演示了先进的养殖技术。同时,实践团队成员也积极参与其中,与养殖户进行互动交流,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通过技术指导,养殖户们纷纷表示受益匪浅,对未来的养殖充满了信心。
在实践过程中,实践团队成员们还积极与当地村民互动交流,了解他们的生产生活情况和需求。实践团队还积极向养殖户宣传国家关于乡村振兴和养殖业发展的相关政策。他们通过发放宣传资料、开展政策宣讲会等方式,让养殖户们更加深入地了解政策内容,明确政策导向。同时,实践团队还积极与当地政府部门沟通协调,争取更多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扶持,为农村牛业的发展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
通过此次“三下乡”牛业实践活动,实践团成员们不仅增长了实践经验,更深刻体会到了乡村振兴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他们纷纷表示,将把所学知识和技能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为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同时,他们也呼吁更多青年学生关注农业、关注农村、关注农民,积极参与到乡村振兴的伟大事业中来。
此次“三下乡”牛业实践活动不仅为乡村牛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也为青年学生搭建了一个了解社会、锻炼能力、增长才干的平台。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这些青年学子将成为乡村振兴的中坚力量,为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自己的力量。
通讯员:葛菲菲 胡春燕 孙子豪 邹梦婷 何博昆
作者:葛菲菲 胡春燕 孙子豪 邹梦婷 何博昆 来源:葛菲菲 胡春燕 孙子豪 邹梦婷 何博昆
扫一扫 分享悦读
- 感悟红色革命,汲取奋进力量
- 8月9日,安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情系桑梓,筑梦振兴”赴太湖田野文化调研团队,前往安徽省太湖县刘畈村考察刘邓大军刘家畈会议旧址。次日
- 08-26
- 非遗扇艺映童心,夏日清凉传匠心
- 在炎炎夏日,南京市栖霞区马群街道金陵驿社区与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共同举办了一场意义非凡的非遗文化体验活动——非遗漆扇手工制
- 08-26
- 探索科学奥秘,点亮少年梦想
- 7月4日,为深入贯彻落实“六一”重要回信精神,南京市栖霞区马群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联合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驿”路同行教育关
- 08-26
- 趣味数学启心智,数形奥秘促成长
- 为培养社区孩子们的数学思维,提升实践能力,2024年7月2日,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联合金陵驿社区成功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小学趣味
- 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