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培养社区孩子们的数学思维,提升实践能力,2024年7月2日,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联合金陵驿社区成功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小学趣味数学课。
活动伊始,杨佳雨带领孩子们观看了一段趣味数字的视频,了解阿拉伯数字的前世今生,并请大家回忆一下,在生活中有哪些数字。同学们积极举手发言,踊跃分享自己的答案。这一环节激发了大家对数学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数学知识储备,为课堂教学的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引导学生回忆加减乘除的基本运算法则,巩固运算知识和技巧之后,分别进行了“猜一猜”“想一想”“写一写”“比一比”四个部分的活动。首先,杨佳雨将写有数字1-9的数字卡片发给学生,讲解游戏规则:如果两位同学同时摸一张卡片,谁的数字大谁就赢,并组织同学们两两分组,进行游戏。游戏结束后,她追问引发学生的深入思考,通过呈现多种不同的可能场景,让学生自己探究背后的规律,学生们发现赢和输的可能性是一样大的,从中感受概率学在生活中的运用广泛。
其次,杨佳雨抛出了另一个问题,请同学们判断觉得这个比赛是否公平。要考虑是否公平就要思考双方赢的可能性,可以把所有的可能情况列举出来,从而引导学生发现小红摸到1、3、5、7、9时赢,小明摸到2、4、6、8时赢,小红比小明多一种可能性,因此不公平。
再次,问题进行了变化:桌上摆着9张数字卡片,分别写着1-9各数。甲、乙、丙、丁四个人,每人拿两张。通过甲、乙、丙、丁不同的说法,请大家推测剩下的一张数字卡片是几。学生思考讨论过后,老师讲解解决的思路。在讲授过程中,引导学生自己得出每一个人的卡片数字,经历数学推理的过程,提高抽象思维能力。
最后,杨佳雨再次对问题进行了改编:从中任取三张数字卡片,并进行加减乘除,试试看谁得出的结果最大?这个问题给予学生丰富的思维空间,让学生在取卡片计算过程中运用加减乘除基本运算法则,提高数学计算能力。
在课程的结尾,杨佳雨问了同学们几道数字谜语题,让学生在猜谜语的过程中,感受数学学科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美,实现数学在实践中的灵活运用。
在此次课程中,杨佳雨巧妙地运用了生活中的实例,将数学原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让孩子们深刻感受到数学的实用性和趣味性。同时,通过设计一些富有挑战性的数学问题,引导同学们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寻求多种解决方案,从而锻炼了他们的创新能力。
通讯员 南京师范大学 吉玟秋 何思语 王夏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