垚垚高山,志愿先行
实践背景及意义:
二十大强调了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的一体化建设,提出了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完善社会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的要求。新时代的枫桥经验更加强调法治思维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推动了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的创新和发展。基于此背景,实践活动聚焦于基层社会治理体系的落实情况,尤其是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的实施及其在新时代背景下的发展与创新。
实践意义在于深入了解基层法治诉求、困难与解决方式,以及人民法院和仲裁委员会在案件调解过程中的实际运作。通过这些实践活动,团队成员能够将学校学到的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同时为推动社会治理创新、提升公众法律意识和素养、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做出贡献。
实践拟制路线及方法:
本次实践活动采用线上线下问卷调查、实地走访、座谈交流、采访和观察等方法,深入了解基层法治状况和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的实施情况,确保数据的全面性和深入性。
实践主要内容:
实践活动主要围绕烟台地区的社区、企业和法律服务机构展开,包括烟台仲裁委“诉裁对接”、烟台市芝罘区“三所联调”调解平台以及莱山区法院的诉源治理工作等。
实践特色及亮点: 实践队以烟台为例,探究了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的实践进路与特色,如芝罘区兴隆街派出所及茅调站“三所联动”机制,强调了自媒体时代舆情防控的重要性。烟台仲裁委“诉裁对接”,积极与法院进行制度上的衔接,实现矛盾纠纷的多元化解。莱山区法院的“点线面”工作模式,体现了地方创新与实践的结合。
实践成果:
研究揭示了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实施过程中的困境,如立法供给不足、基层法律服务体系不健全等,并提出了优化路径,包括加强法律法规建设、推动智能化建设等。此外,实践队在宣传方面取得显著成效,投稿近120篇,有效提升了公众对多元化解机制的认识和信任。
案例概述及成效:
以莱山区法院驻解甲庄街道办的法官工作站为例,成功化解了一起行政赔偿案,展现了法官工作站在诉调对接中的重要作用,减轻了当事人诉累,减少了诉讼案件的产生。
总结:
实践活动不仅是对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的深入理解和研究,也是对团队成员社会实践能力的锻炼。该实践活动,校地融合,共育法治人才,队员们提高了沟通协调能力,加深了对法律实务的认识,增强了社会责任感。展望未来,实践队将继续探索和学习,为建设法治社会贡献力量。随着暑期的结束,实践活动圆满落幕,但这也是一个新起点,队员们将带着收获和憧憬,继续在法律道路上前行。
作者:多彩大学生网 来源:多彩大学生网
扫一扫 分享悦读
- 走访居民用水足迹 倡导绿色低碳生活
- 商学院“清流润万家,绿意映初心”江苏省居民生活用水节水降碳调研团赴常州金坛朱庄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聚焦居民用水行为和社区节水建设
- 08-24
- 法润童心,与爱同行
- 为了响应国家对未成年人群体保护的号召,淮北师范大学“乡法使者,法治之光”队前往安徽省六安市金寨县油坊店乡油店村、周院村和朱堂村
- 08-24
- 寻访红色足迹,走进红色基地
- 常州工学院“红色行者”实践队,走进江苏省南京市、高邮市和广西钦州市分别开展参观红色文化博物馆或拜访退伍老兵两大实践活动,旨在走
- 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