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长安大学社会实践队赴“中原红都“单拐村参观学习

发布时间:2024-08-15 关注: 一键复制网址
为重温红色记忆,传承红色基因,了解红色文化及其对当地民生发展的带动作用,7月14日,长安大学社会实践队前往位于濮阳市清丰县双庙乡的单拐村进行参观学习、调研走访。
单拐村地处冀鲁豫三省交界处地带,1944年9月至1946年秋,这里曾是中共中央北方局、中共中央冀鲁豫分局、冀鲁豫军区司令部暨军区第一兵工厂所在地,也是当时全国最大的抗日根据地,被誉为”中原红都”、“边区中枢”、”平原首府“。单拐村有着不可再生的红色资源和底蕴丰厚的红色传统,经过40多年的保护开发,已成为集“美丽乡村、传统村落、红色旅游”三位一体的特色乡村,被列为“河南省首批特色景观旅游名村”、“全国首批传统村落”。
实践队首先进入冀鲁豫边区革命根据地旧址纪念馆,跟随着讲解员的脚步,依托于详细的图文介绍及展出的抗战物品,队员们走进风雨飘摇的战争年代,感受波澜壮阔的革命浪潮,回溯冀鲁豫根据地的形成与发展,了解到刘汉生、刘大风、晁哲甫、杨得志等革命先辈的英勇事迹,深刻被他们心怀家国、无畏牺牲、顽强奋战的精神所震撼。

实践队参观“盖亮号”步兵炮复制品
实践队了解单拐村抗日历史
实践队参观荣誉墙

接着队员们依次参观了晋鲁豫军区纪念馆、冀鲁豫边区抗战史实展馆、第一兵工厂旧址等地,进一步认识到单拐村人民为革命事业提供物资支持、开展抗日救国运动等贡献,倾佩于革命先辈在艰苦条件下仍能不断改良枪支弹药,并制造出兵工史上第一门大炮——“盖亮号”92式70毫米步兵炮。在村中走访时队员们发现,单拐村中的许多老一辈革命家的旧居原貌尚存,在展示建筑文化时代特征的同时也体现出当地对于文化资源的重视与保护。

实践队参观晋鲁豫边区纪念馆
实践队参观晋鲁豫边区抗战史实展馆

通过与讲解员及当地村民的深入交流,实践队更切实感受到当地民生发展的巨大变化,挖掘红色资源与发展红色产业成为带动群众增收致富的关键,“红色单拐·童年部落”游乐场、冰雪王国滑雪场、影视城等的延申建设扩大了旅游业规模、增加了就业岗位、带来了经济收益。同时,人居环境的整治与优化让单拐村更加和谐宜居。
光阴湮没了战争烽火带来的创伤,红色印记却日益鲜明。队员们在接受思想教育与精神洗礼的同时,体会到当下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
认识到文化发展振兴的力量和作用,坚定了将青春实践到社会建设中的信念与决心。
 
作者:郭宁爽 来源:长安大学
扫一扫 分享悦读
  • 学习非遗文化—庄河属相灯之旅
  • 学习非遗文化—庄河属相灯之旅
  • 庄河属相灯作为一种独特的民间灯饰艺术,源远流长,其历史可以追溯到宋代。作为一种传统的民间祥瑞物,属相灯在漫长的历史洪流中一直承载
  • 08-15
  • 斜坡探秘,城固柑桔
  • 西安石油大学“斜坡探秘,点桔成金”暑期社会实践队赴城固县开展社会实践活动。队员深入探访桔园镇刘家营村,通过实地走访果农,深入了
  • 08-15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