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新时代,少先队要高举队旗跟党走,传承红色基因,培育时代新人,团结、教育、引领广大少先队员做共产主义事业接班人。”为响应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安徽中医药大学医药信息工程学院在暑期开展“共筑欢乐·相伴童年”暑期小课堂三下乡活动,我积极报名参加,成功成为团队中的一员,为安徽省合肥市花岗镇中心学校的留守儿童们进行爱心支教,宣扬红色精神,传播红色文化。通过一段时间的支教,我产生了许多的感悟。
首先,我意识到留守儿童的心理需求十分重要。留守儿童由于长期与父母分离,他们内心深处存在着巨大的孤独感和渴望被关爱的需求。在支教过程中,我发现他们对于我们的陪伴和关心非常珍惜,他们渴望有人倾听他们的心声,给予他们关怀和爱。因此,我们作为志愿者,不仅仅是传递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传递人文关怀和正能量。要成为他们的朋友和良师益友,倾听他们的烦恼和困惑,给予他们温暖和鼓励。每次看到留守儿童在我们的陪伴下笑容满面,每次早晨欢乐的来到我们的课堂时,我都感到无比的开心。这种快乐和成就感源于我们为他们付出的努力和爱心,也让我更加坚定了关爱留守儿童的决心。
图为实践队员认真倾听孩子们的主动表达,孩子稚嫩但响亮的声音响彻了整个教室。
其次,我认识到留守儿童红色教育的重要性。我在党史教育课程的授课过程中,发现许多孩子对于党的历史缺乏了解,在课堂提问时积极性较低,在通过课下询问孩子们之后,我发现了问题所在,学校对于党史教育的课程设置相对较少,为了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对少先队员“听党话,跟党走,争做新时代好青年”的号召,在与其他实践队员商讨之后,我们决定加强对孩子们的红色教育。为了防止课堂过程过于枯燥乏味,首先我寻找党的重大历史节点的视频材料,通过视频向孩子们传授知识点。其次开展了情景剧演绎游戏,让孩子们通过扮演重要的历史人物,了解他为党的付出与努力,真切的感受先辈们的伟大。在心理运动会的过程中,我们加入党史答题环节,以欢乐的方式为孩子们传授并巩固党史的知识点,寓教于乐,孩子们的反响都很好,在之后的一些关于党史和红色精神的询问中都对答如流。这次支教让我感觉到加强儿童的红色教育刻不容缓,要在孩子们的心里种下红色精神的种子,引导他们听党话,跟党走,争做新时代好青年。
图为实践队员倾听孩子朗读党的精神,为孩子们在心脏洒下红色的种子。
在此次支教活动中,我实现了个人价值,真切的感受到我为社会做出了一份力所能及的贡献。作为一名大学生,我们拥有丰富的知识和优越的教育资源。通过支教,我有机会将自己的知识和经验传授给那些需要帮助的学生,帮助他们提高学习成绩,激发他们对知识的兴趣,增强他们对红色精神的了解。在这个过程中,我深刻地感受到了自己的价值和能力,因为我能够对他人的成长和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大学生支教实践让我深刻地认识到了实现个人价值和为社会做贡献的重要性。通过支教,我能够将自己的知识和能力付诸于实践,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学生。
图为实践队员在社交礼仪的课堂上温柔的鼓励内向的孩子回答问题,让孩子们大胆的讲述自己的观点,表达自己的想法。
我学会了更好地与他人合作和协调,培养了自己的团队精神和领导能力。在合作过程中,我学会了倾听和尊重他人的意见,学会了与他人共同制定计划和目标,并且互相扶持和支持。其次,支教团队中的每个成员都有不同的教学风格和方法。在支教过程中,我们经常进行教学经验的分享和交流。通过倾听他人的经验和建议,我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同时,我也主动与其他成员分享自己的教学心得和技巧,帮助他人提高教学效果。这种互相学习和成长的氛围让我认识到,团队合作不仅仅是任务的分工和合作,更是在共同学习和成长中相互支持和协作。

图为孩子们正在进行《少年中国说》的早读,孩子们专注且认真大声朗读的模样让人精神一振。
习近平总书记在给陕西照金北梁红军小学学生的回信中写道:“希望你们多了解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知识,多向英雄模范人物学习,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用实际行动把红色基因一代代传下去。”通过这次关爱留守儿童、爱心支教的实践中我明白到关爱和红色教育对于留守儿童的重要性,加强儿童的红色教育刻不容缓。这段经历让我实现了个人的价值也为社会的进步做出自己的努力,我更加坚定了关爱留守儿童的决心,同时也激励着我在未来继续参与这样的公益活动。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能够为每个留守儿童带去温暖和希望,让他们了解到红色精神,感受到社会的关爱与关怀。(文/宋晶晶 张倩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