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姚卫国)2024年7月1日,安徽中医药大学“亳韵千年五禽,非遗健康同行”三下乡团队来到亳州市实践正式开始,开展了一系列以传播亳州五禽戏文化为主题的活动,旨在助力非遗文化的坚守与传承。安徽中医药大学的三下乡团队在清晨5点组织来到曹操公园在许诺老师的带领下学习五禽戏并对附近晨练的人们进行了一系列采访关于五禽戏相关的问题,之后准时参加了《亳州五禽戏源流及发展现状》的讲座,本次讲座讲座有幸邀请到了安徽亳州华佗五禽戏第58代传承人掌门人周金钟老师,为三下乡团队深入讲解了五禽戏的历史渊源、动作要领以及其在现代社会中的发展现状。
图为三下乡团队员在曹操公园采访晨练者对五禽戏的了解状况 谢雅茜 摄
五禽戏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养生功法,源于东汉时期,由伟大医学家华佗所创。华佗观察自然界中的虎、鹿、熊、猿、鸟等动物的动作,结合中医理论,创编了一套具有养生保健作用的健身功法。历经千年的传承和发展,五禽戏逐渐完善的养生体系,成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图为国家非遗传承人许诺老师为三下乡团队讲解五禽戏动作要领 孙煜 摄
晨练后,团队乘坐大巴前往中国亳州中药材专业市场参加周金钟老先生《亳州五禽戏源流及发展现状》的讲座。讲座现场,周金钟先生详细介绍了五禽戏的动作要领,并亲自示范,让观众亲身体验五禽戏的养生功效。他强调,五禽戏动作虽然简单,但内涵丰富,既能锻炼身体,又能修养心性。长期练习五禽戏,有利于提高身体素质、预防疾病、延缓衰老,对于现代人来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图为安徽亳州华佗五禽戏第58代传承人掌门人周金钟老师为三下乡团队传授《亳州五禽戏源流及发展现状》知识 姚卫国 摄
同时,讲座还介绍了亳州五禽戏在传承和发展过程中所取得的成果。近年来,亳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五禽戏的保护、传承和发展,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推动五禽戏走进校园、社区、企业等各个领域。目前,亳州五禽戏已成功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为我国传统养生文化的一张亮丽名片。
图为安徽亳州华佗五禽戏第58代传承人掌门人周金钟老师回答同学们的相关五禽戏问题 孙煜 摄
讲座结束后,观众们纷纷表示,通过这次讲座,大家对五禽戏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将积极参与到五禽戏的传承和推广活动中,让这一优秀的传统文化造福更多的人。
未来,亳州市将继续加大五禽戏传承和推广力度,通过举办各类活动,让五禽戏这一古老的养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光彩,为全民健康贡献力量。
图为结束后安徽中医药大学三下乡实践团队与五禽戏国家非遗传承人的集体合照 黄鹏夫 摄
安徽中医药大学亳韵千年五禽,非遗健康同行三下乡团队成功把握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通过这次讲座,让更多的人熟悉了五禽戏,让更远距离的人感受到中国优秀传统中医药文化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