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梦红途映初心,绘家乡文化地图
焦作十二会村地处太行山深山区,是红色革命老区,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
2024年6月25日,我慕名来到此地找寻先辈光荣足迹,探索红色长征精神。
一入正门,便看见金光照耀下的红墙上写着:红色十二会,焦作西柏坡,由这几个红底白字开启了深刻感人的红色故事。1946年10月12日,国民党对焦作解放区发动全面进攻,解放区军民备战上山,太行区第四专区、焦作市委及市政府、焦作市公安局、新华公司等单位先后转移至十二会村,从八年抗日战至解放战争,特别是在两次解放焦作的战斗中,十二会村等山区村庄成为焦作的大后方、根据地。山区人民积极参军参战,支援部队,保卫市、区机关为解放焦作、解放全中国作出了较大贡献。十二会村被誉为解放战争时期焦作的"西柏坡"。
慢慢走进巷口,来到百年不朽的“英雄树”,在这里可以看到关于它的传说与历史事迹。1945年春天,日伪军偷袭沁博县第三区公所,在此驻扎的沁博武领导人张高峰同志率领民兵团英勇斗争,但力量悬殊,他迅速组织山区群众安全撤离,自己却被困在村中,情急之下藏到了这棵大槐树里,躲过了搜捕。从此,这棵树被群众取名“英雄树”。这便是千年古槐“英雄树”的历史事迹。
实践目的:通过此次社会实践我明白了:实践是坚定信念的“催化剂”: 对于帮助大学生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以及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而课堂教学中传授的知识,能否转化为学生觉悟,外化为学生行为,关键是让学生深入实际,在社会实践中去比较、去检验,并强烈的感受到“内化”与“外化”的必要性。
红色教育基地可以让我们学到许多在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既开阔了我们的视野,又增长了我们的见识,为我们以后走向社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也是我们走向岗位的第一步。不仅锻炼了个人的实操能力;还增强了我们当代青年身上肩负的责任与使命,进一步传播了红色文化和红色革命精神,同学们也在参观游览中增强了文化自信!我们应积极参与志愿服务等社会实践,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尽一份小小的力量!
作者:多彩大学生网 来源:多彩大学生网
- 紧随工业发展,开启专业见习
- 泰州学院机电工程学院机器人工程专业学生前往泰州职业技术学院智能制造学院工业机器人实训中心、江苏烁石焊接科技有限公司(南京汤山)
- 0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