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访红色足迹参观三台县红色交通纪念馆
为了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的指示精神以及贯彻落实学校“红色基因,薪火相传,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之寻访红色足迹”的任务要求,7月25日,我们参观了位于四川省绵阳市三台县潼川镇方家街71号院(原60号)的三台县红色交通纪念馆。
诗意山水,红色三台。这座红色交通纪念馆是四川省唯一一个以红色交通文化为主题的纪念馆,是中共川北工委秘密交通联络站的一个旧址之一。1939年11月中共三台中心特支成立,特支机关隐蔽在川北森林事务所内。为便于与上、下级接头联络,经中心特支多方考察,于1940年6月由中共三台中心特支负责人黄友凡在李淑君家创建该秘密联络点,负责人李淑君,直属中心特支领导。1944年春,为川北工委通信联络处。1946年3月,改名为中共川北工委三台交通联络站,由川北工委直属领导。联络站主要负责收转上下级信函、传递情报、存放保管机密文件和红色书报、接待掩护上级领导同志等任务,在迎接解放事业中做出了突出贡献。这是座饱经沧桑的川北民居,前些年纳入了棚户区改造,作为潼川古城的一个景点,现已修缮改造完成。
负责带领我们游览参观的解说员是叶天宇同志,她向我们详细地介绍了这里的红色人物和事迹。首先进入正面大门便是一段红色走廊,两边刻有浮雕壁画,上面描绘着联络点先辈们使用各种方法秘密输送物资和情报的情景,其中最令我们印象深刻的便是秘密护送情报人员的浮雕,叶天宇向我们解释道:“这个坐在轮椅上缠绕着绷带的人便是被伪装成麻风病人的情报人员,麻风病具有传染性,外人难以接近,并且这附近刚好有一个麻风病医院故不会引起注意,所以联络点的同志便将情报人员打扮成这副模样,巧妙地躲过了国民党的搜捕和盘查,成功地护送了情报人员过境。”通过走廊后映入眼帘的便是一个两层楼的四合院,院子中有一个人形石雕和一棵参天古木,根据叶天宇的介绍,这个石雕便是秘密交通联络点的负责人李淑君先辈的刻画,只见她正在院子里洗着衣服,眼睛却看向别处,一旦有紧急情况发生,她便会敲击木盆引起其他同志们的注意和警觉。“原来80多年前这里曾是市民李淑君的家。1940年6月,中共三台中心特支负责人黄友凡为了便于与上、下级联系又不至于暴露,决定建立一个秘密联络点。选了几处都不合适。后来,他认识了党员伍智敏的大姨李淑君。李淑君的家,正是建联络点的理想地点。后来中心特支负责人黄友凡把李淑君和其家人都发展成党员后,建立了联络站。”接下来我们进入了四合院的两层木屋,进去才发现这里原来是一个买卖棉花的店铺,墙边有许多棉花被一圈木头栅栏围了起来,靠近屋内最里面一侧有一个收银台样式的木桌,最外左边还有一个转角式的木制楼梯通往二楼。叶天宇告诉我们,这里作为秘密联络点还有三处秘密装置,让我们自己探索能不能找到,但我们费尽心思找了很久也没有任何线索,这足以证明秘密装置的隐蔽性和可靠性。然后叶天宇解密到:“收银台靠近墙角的位置有一个细铁管直通二楼,两面有丝线连接着二楼的铃铛,一旦有特殊情况一楼的同志便会拉动细线警戒二楼的同志;放置棉花的木制栅栏的转角处的内侧有一个极小开口,平时的一些秘密文件和传信便可以放置在此处而不会被发现;另外木制楼梯转角处的下面并非实心,而是一个小空间,可以容纳2至3人,紧急情况下可以躲到这里来。”听完这些我们对先辈们艰苦奋斗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同时也对他们的智慧感到叹服。上楼之后是一张木桌,是先辈们讨论商议的地方,右侧有一间卧室,这是李淑君和伍智敏专门为黄友凡安排的一间小阁楼,供他晚上看文件,处理党内工作。这里也曾接待过廖承志同志、29军中共特别军事情报小组等上级干部并成功护送他们前往别处。1946年3月后,联络点直属中共川北工委领导,为川北工委联络站。方家街联络站一直战斗到解放,在国统区历经10年严峻斗争考验,出色地完成了掩护上级领导、保管机密文件和交通联络任务。最后我们参观了四合院另一侧的木屋,这是关于“三八商店”的纪念馆,这是由文蜀璧同志于3月8日所建立的商店并出售红色书籍,故得此名。叶天宇还为我们讲述了一个感人的故事:1930年,小觉芳和妈妈文蜀璧被捕入狱,在狱中,妈妈和其他叔叔阿姨们将小纸条塞进小觉芳头上的蝴蝶结里让她传递情报,小觉芳一次次的躲过看守,完成任务,可后来,小觉芳病了,再也看不见外面蓝色的天空了……无论敌人如何引诱,就算是说要给小觉芳看病,文老师都不招供自己是共产党的身份。再后来,小觉芳永远的离开了……十四个月后,由于没有确凿的证据,文老师被放了出来,带着对女儿的思念继续为党工作。
这些催人泪下的故事展现了三台人民为了争取解放和自由坚持斗争不屈不挠的革命精神,而作为当代大学生的我们更是要学习这种革命精神,将这种革命精神激发的热情转化到我们日常的学习中以及日后的工作岗位上。“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这些革命先辈们将永远活在我们心中,他们那不屈不挠的革命精神将永远激励着我们不断向前!
作者:赵伟杰 来源:山东大学物理学院“星火”赴潍坊昌乐、临沂莒南、烟台莱州、四川绵阳、江西吉安、福建漳州关于寻访红色足迹分析调研团
- 废旧电池危害
- 电池作为一种应用极为普遍的便携式一次性能源储存器,与人们的生产生活关联紧密,消耗量更是与日俱增。在使用完毕后大多数的人会直接随
- 09-06
- 废旧电池远离我
- 电池作为一种应用极为普遍的便携式一次性能源储存器,与人们的生产生活关联紧密,消耗量更是与日俱增。在使用完毕后大多数的人会直接随
- 09-06
- 探寻先辈足迹,传承井冈山精神
- 井冈山,作为中国革命的摇篮和发祥地,孕育了伟大的井冈山精神,承载了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军队功勋卓著的光辉历史。为了更好地传承和弘扬
- 09-06